摩托车驾照,往昔堪称一道“窄门”,如今呢,嚯,直接“跳楼大甩卖”了!
遥想2017年帝都学个摩托车驾照,勒紧裤腰带掏个千八百大洋,那都算行情价。
眼下呢?
一些个驾校索性祭出五折、六折的杀手锏,几张红票子就能安排上,你敢信?
这“卷”得,连敲门砖都开始自相残杀了。
这事儿,细究起来颇有玩味。
明摆着的数据,从2017年伊始,有些驾校的学员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拔高个三成都不算稀罕事。
京城2020、2021两年,学摩托的分别有16.5万和19.6万,占当年驾培总人头的逾三成。
单说2022上半年,便有12万余人涌入摩托驾考的洪流,占了驾考总盘子的半壁江山!
人潮涌动,车市也跟着沾光。
彼时,热门车型简直一车难求,想提货?
乖乖排队候着吧您!
装备行当也跟着鸡犬升天,各路牌子雨后春笋般冒头,盖因这玩意儿门槛不高,配套也算完备,以致于同质化的货色漫天飞舞。
可即便如此,大伙儿依旧能分得一杯羹。
忆当年,川崎Ninja400初登华夏,直接被捧上“硬通货”的神坛,转手倒卖订单都能挣得盆满钵满!
国产品牌虽未如此离谱,但热销车型亦是洛阳纸贵。
钱江的赛600,奔达的金吉拉,凯越的400X,春风的450SR云云,那阵子经销商估摸着天天发愁,厂家配货捉襟见肘,眼巴前儿的肥肉愣是啃不着。
这光景,从2018年一直延续到2023疫情肆虐期间,经销商们一路凯歌高奏,为了攻城略地,那真是倾家荡产式压货。
市场红火,觊觎分羹者自然蜂拥而至。
人人卖车,遍地开花的经销商“盛世”就此拉开帷幕。
然则,市场这玩意儿,反应总是慢半拍。
玩车之人虽未销声匿迹,但增量却已悄然异变。
如今已是2025,究竟锐减了多少学摩人,咱尚无确凿数据。
然这五折腰斩的报名费,恐已昭示端倪。
谓国内摩托车市场如今颓靡不振,亦失之片面,更确切地说,是往昔太过癫狂。
待到市场真个回归理性之时,诸位反而手足无措了。
这好比什么呢?
好比一块原本只够十人享用的小蛋糕,骤然涌入百人,大家争相哄抢,起初或许觉着甜蜜,旋即就会发现,蛋糕僧多粥少,甚而为了争夺而头破血流。
摩托车行当终归是小众雅好,短期内需求井喷,确有红利可图,但若想长盛不衰,仍需坚守底线,抵御诱惑。
譬如那些疯狂囤货的经销商,彼时或许笃信压货定能稳赚不赔,孰料时过境迁,市场风云突变,手里的货成了烫手山芋。
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鼠目寸光,终将被市场教做人。
与通常的认知相悖,摩托车降价并非单单是供需关系转变的表征。
还可能与地方施政、驾校运营成本,乃至学员年龄结构的演化息息相关。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于“市场不景气”时,是否忽略了这些被遮蔽的因素?
区区一个“五折”,便足以表明摩托车市场正经历一场涤荡心灵的变革。
这场变革,既是对往昔野蛮生长的拨乱反正,亦是对未来理性发展的上下求索。
抚今追昔,当初Ninja400被热炒成“理财神器”,如今观之简直是魔幻现实主义。
这“理财神器”的泡沫,终究是烟消云散了。
而那些真正钟情于摩托车的人,或许更翘首以盼一个健康、理性的市场,而非一个充斥泡沫与投机的“博彩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