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杭州奥保行奥迪4S店要关门的消息,确实让人感到不安,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小门店,而是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控股的宝爱捷集团。
从苏州、无锡、常州,再到最后一站杭州,这家背景雄厚的集团,把自己在中国开的奥迪4S店全都给关了,一个不留,算是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对于那些在这家店里买车、做保养的老车主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他们收到的通知短信写得非常直接,要求大家在11月20号之前,赶紧把没用完的保养套餐、积分之类的权益都给核销掉,过期就作废了。
前不久才花了几万块钱买了长期的保养套餐,或者车子刚在店里做完大修,还指望着以后能继续在家门口享受熟悉的服务,结果店就要没了。
通知里虽然也说了,一些没完成的服务可以转到别的奥迪4S店去处理,但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这么大的经销商集团,为啥非要集中关闭奥迪门店?答案其实很简单:不赚钱了,甚至在亏钱。
宝爱捷集团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零售巨头,在华运营了40多家经销商,手里握着保时捷、宝马、宾利这些豪华品牌,按理说不该差钱。
现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变天了,国产新能源强势崛起,BBA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挤压,价格战打得越来越凶。
以前买奥迪可能还得加价等车,现在不仅不加价,优惠力度还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进销倒挂"的尴尬局面,卖一辆亏一辆。
更致命的是,新能源汽车直接断了传统4S店的"盈利根基"。以前4S店卖新车其实赚不了多少,真正赚钱的是售后保养,这部分利润能占到近50%。
新能源车型结构简单,保养需求特别少,无非就是检查下电池,根本不需要频繁做机油保养、换变速箱油这些项目。
没了售后这块"肥肉",4S店的盈利渠道一下就窄了大半,再加上库存压力大,资金周转不开,关门也就成了无奈之举。
再说几句
杭州奥保行的闭店,不是个例,而是汽车行业从燃油时代向电动时代转型的必然结果。
奥迪经销商普遍面临亏损,部分转向华为智选车等新能源渠道。余承东“干掉BBA”的言论,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话说回来,关店不能让车主买单。希望品牌方和经销商能把权益对接、服务转移这些事情做到位,别让消费者的信任打了水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