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一则消息,他提到,此前与小米创始人雷军围绕真正高性能的纯电车型,专门探讨过是否该开展 24 小时耐力测试这一棘手难题。雷军认为,若条件允许,车企都应进行这样高强度的测试。而巧合的是,小鹏汽车的三电负责人 @XP-Jacky 已将全新小鹏 P7 带到高环试验场,准备进行 24 小时耐力测试。
这一消息引发众多车迷和行业人士的关注,毕竟 24 小时耐力测试对车辆的考验堪称严苛。小米 YU7 Max 测试车在今年 6 月就进行过一场纯电车 24 小时耐力挑战,即在 24 小时内(含充电时间),让纯电车连续超高速行驶,看最终能跑多少公里。雷军曾透露,此类测试存在四大难点:其一,需持续保持 210km/h + 的超高速行驶,这对车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求极高;其二,单次续航要足够长,以减少充电频次,保证测试连贯性;其三,充电速度必须快,才能在短暂的充电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补充电量;其四,散热性能要好,毕竟连续几十次的快充快放,电池和电机都会产生大量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车辆性能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此次全新小鹏 P7 挑战 24 小时耐力测试,无疑是对自身实力的一次大胆验证。从已知的车辆信息来看,全新小鹏 P7 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优化,这或许为它应对此次挑战增添了底气。在外观设计上,全新小鹏 P7 采用极致未来感原创设计,拥有极致宽体运动姿态,长 5017mm、宽 1970mm、高 1427mm,轴距达 3008mm 。整车呈现出极致修长优雅、极致宽体低趴、极致战斗运动的风格。全新 XMART FACE 设计,融合光翼贯穿前大灯、隐藏式 LED 矩阵大灯、隐藏式毫米波雷达以及一体式纯平发光 LOGO,极具科技感与辨识度。生动力曲面设计搭配无框车门、无边框后视镜,再加上掀背轿跑车尾的光翼贯穿式流光尾灯和 ADS 灯,以及悬浮牌照架与隐藏式主动进气格栅,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美观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其超低真实风阻低至 Cd0.201 ,通过超 25 项风阻优化设计,可提升续航超 90km,这对于长距离行驶的耐力测试而言,至关重要。
在动力和续航方面,全新小鹏 P7 同样表现出色。它搭载了强大的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 3.7s,最高时速可达 230km/h,百公里制动距离为 33.16m 。中置电驱布局实现了前后重量分配 50:50,轴间质量占比 81%,配合前虚拟主销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以及双腔空气悬架(空气弹簧可在 - 20mm~+30mm 高度调节,空簧刚度在 100%-140% 调节,减振器每秒可在 10%~100% 阻尼间调节 1000 次),既保证了车辆的操控性,又兼顾了驾乘舒适性。续航方面,全新小鹏 P7 全系长续航,起步即远航,CLTC 超长续航可达 820km,还支持超快充,10 分钟就能补能 525km,采用的 800V 高压平台架构与 5C 超充电池,让充电效率大幅提升,有望在耐力测试的充电环节节省不少时间。
智能配置也是全新小鹏 P7 的一大亮点。它配备了 3 颗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高达 2250TOPS,采用 VLA-OL 大模型(视觉 - 语言 - 动作模型),具备更接近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处理复杂场景能力,同时打造车端 AI 大脑,能懂用户所需,主动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同级最大 87 英寸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开车时无需低头,导航信息如同光毯般贴合路面,清晰又安全;AR 车道级导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AR 辅助驾驶覆盖 6 大高频场景;AR 安全辅助更是行业首发落地雨雾天气预警,并覆盖全部安全场景。15.6 英寸的三轴灵动屏可实现上下左右 - 15°~+10° 幅度运动,既会拟人点头摇头,又能提供最佳视角,车外语音功能可满足泊车、打开尾门等车外场景需求,智能灯语则为车辆赋予了独特 “表情”。
此次全新小鹏 P7 进行 24 小时耐力测试,若能成功通过,不仅能向消费者展示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也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小鹏汽车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信任。车迷朋友们不妨一起期待,看看全新小鹏 P7 在这场极限挑战中能交出怎样的答卷,让我们共同见证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的又一重要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