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这些年总爱喊"弯道超车",可真正能超过去的没几个。东风汽车最近这波操作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左手攥着自研芯片,右手拉着华为搞共创,这架势看着就带劲!
还记得十年前吗?那时候国产车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整天就知道抄抄改改。现在东风敢在车规级芯片这种硬核领域下功夫,光这份勇气就值得点赞。他们技术中心那帮工程师,听说经常通宵达旦地调试算法,就为了把误差控制在毫秒级。这种死磕精神,才是中国制造该有的样子。
但更让人欣慰的是,东风没被"闭门造车"的老观念困住。跟华为这次合作,明摆着就是要打破行业里那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的零和思维。要我说,这才是真聪明!现在智能汽车这潭水这么深,谁还敢说自己能单打独斗?看看特斯拉,不也在到处找合作伙伴?
可话又说回来,这种开放合作的路子,在国内汽车圈还真不多见。多少企业宁可把技术烂在锅里,也不愿意拿出来共享。说到底,还是格局太小!总怕别人学走了自己的本事,却不想想合作能把蛋糕做得更大。东风这次算是给行业打了个样——自研是根,共创是叶,只有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认识个在东风干了二十年的老师傅,他说最感慨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敢想敢干的劲头。以前车间里老师傅带徒弟都得留一手,现在研发团队恨不得把代码开源。这种变化,不正是中国制造业最需要的吗?
不过也别高兴太早。华为的鸿蒙系统再好,终归是人家的。东风要真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还得在基础研究上多下苦功。听说他们正在武汉建新的研发中心,这步棋走对了!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没有自己的数据库,说什么自主可控都是空话。
看着东风这些动作,我突然想起任正非说过的话:"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这话放在汽车行业再合适不过。当欧美车企还在为市场份额打得头破血流时,中国品牌要是能抱团取暖,没准真能闯出条新路来。
说到底,制造业的竞争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东风这"自研+共创"的组合拳,打得漂亮!但更希望这能成为行业常态,而不是昙花一现的个案。毕竟,中国制造要真正崛起,需要更多企业放下门户之见,把手里的好牌打成王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