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话说眼下这世道,哪家儿没点儿磕磕绊绊呢?我等升斗小民如是,铁疙瘩座驾亦然。近来,有位玩家抛出一篇帖子,臧否了他那台新威骑探路者RX2000,洋洋洒洒罗列了六处龃龉。这车,鄙人曾有幸一瞥,委实雄峻魁梧,端的称得上钢铁巨擘。然则,这般猛兽,竟也难免铩羽?
这位仁兄,绝非纸上谈兵的云车手,乃是如假包换的真车主,历经八个月的栉风沐雨,已然摸清了这坐骑的秉性。他所言的这六处瑕疵,听来倒也并非伤筋动骨,奈何扰人心绪,徒增烦恼。
其一便是后平叉异响,闻之令人心烦意乱。幸而禳解之法甚简,略施润滑油即可。其二,车身线束与电镀外壳间存有细微摩挲,长此以往,岂非要磨损殆尽?再者,油箱饰条共振,恰似耳畔蚊蚋嗡嗡作响,令人不胜其扰。整流器螺丝易于滑牙,需得小心翼翼地呵护。剧烈颠簸之时,车头发出声响,仿佛行将分崩离析。最令人啼笑皆非者,莫过于排气烫腿,这般庞然大物,莫非须臾不可离身宇航服乎?
瞧,这六处疥癣之疾,单拎出来皆不足为患,然则堆叠一处,便令人心生芥蒂。不过,这位老哥也坦言,厂家售后尚算尽心,ECU已升级三次,更免费更换了新款油箱、油量传感器及汽油泵。此番姿态,倒也值得嘉许。
话至此处,吾辈不得不深思一番,缘何这般昂贵之物,仍旧会涌现出这些问题?莫非是设计上的阙漏?抑或是品控上的疏忽?亦或是为了标新立异,不得不作出的将就?
诸君试想,现如今诸多厂家皆喜好玩弄“用户共创”的噱头,美其名曰“谛听用户之声”,实则如何?多半是为了撙节开支,将测试环节转嫁于消费者。这不,车主们便沦为“首席体验官”,一面慷慨解囊,一面替厂家充当试金石。
且容我辈再来絮叨絮叨这“个性”。当今之世,众多品牌皆热衷于标榜“独特”、“小众”,恨不得将车身打造成外星飞行器一般。然则,这“个性”的背后,往往潜藏着不甚成熟的技术与不甚周全的设计。为了追逐差异化,牺牲了可靠性与实用性,此举当真物有所值?
忆及数年前,有位朋友购入一台进口摩托,那造型,委实夺人眼球,回头率几近百分之百。然则骑行未久,便开始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小毛病,修缮起来几近穷于应付。最终,忍痛割爱,将其转手。他说,这车不过是个绣花枕头,华而不实。
实则,购车如同择偶,不可仅凭皮相,更须考察其人品。车亦如是,不可徒重外形,更须注重质量。我等小民购置一车实属不易,谁也不愿购入一台成日里闹脾气的物件。
故而,厂家在追逐“个性”的同时,更应着力于质量。将产品做精,将服务做细,方为正道。切莫总是想着竭泽而渔,更应思考如何涵养韭菜,方能细水长流嘛。
固然,话又说回来,这世间断无尽善尽美之物。恰如这新威骑探路者RX2000,虽有这些小毛病,然则亦有其可取之处。譬如,排量可观,动力充沛,驾驭出去倍儿有脸面。况且,厂家售后态度尚可,能及时解决问题。
此情此景,恰如婚姻,世间并无天造地设之佳偶,唯有不断磨合之二人。车亦如是,世间并无完美无瑕之车,唯有不断精进之厂家与不断包容之车主。
末了,吾辈亦希冀厂家能重视这些问题,不断精进产品,使车主们骑得更舒心,更放心。盖因,口碑方为上佳之广告。
君以为然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