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机,礼炮,锣鼓喧天。一台身披红绸的五菱星光730,在灯光下慢吞吞驶下生产线。现场的气氛很喜庆,像是一场婚礼,但空气里分明又藏着一丝丧气。大屏上蹦出的“800万辆”字样,就像一张经年老照片,热闹里透着尴尬。掌声未歇,数据的冷静已悄然登场。
这不是五菱第一次用大数字刷存在感。工厂里每飘出一辆新车,宣传稿就会加一个零,堆出可观的“里程碑”。可数据很诚实——2022年五菱全年销量160万辆,2023年140.3万辆,2024年回升到154万辆,却再也没摸到巅峰。更扎心的是,五菱宏光,2014年还能月销8万台,2025年7月只有6062辆。一代“神车”落幕的速度,比变脸还快。轰轰烈烈的庆典背后,是一份薄得像刮刮乐的底牌:老本还能啃多久?
从产品来看,五菱的日子不大好过。我查过五菱新老车主的留言,大多数人是买回去加装脚垫、贴膜,然后默默开到报废。宏光MINI EV也撑不住了,去年销量腰斩。曾经的“国民迟到接送神器”,如今在新势力的400km续航面前,不但拉不开价差,连核心三电都成了短板。五菱继续把销量赌在低端市场,无疑等于裸奔在温水里,嘴里喊着不冷,身体却止不住发抖。
五菱试过“高端化”,然而现实总比理想骨感。星光PHEV车型每月只卖出个位数的零头;宝骏悦也本想开辟轻越野路线,结果被刹车系统召回闹了个大红脸。用户对底盘减震的抱怨、悦也的回召、服务口碑的不及格,这些问题像暗疾,治不好但会时时发作。五菱固然有便宜、皮实的名声,可当连皮实都打折时,廉价成了双刃剑,切掉活路。
品牌营销呢?更像一场群龙无首的喜剧。去年五菱高管频繁变动,嘴上喊着“战略升级”,台下人却在走马灯换座。渠道在三四线城市几乎靠天吃饭,宏光MINI EV被经销商扔到2.58万跳楼价,销量依然寡淡。五菱明明想往上爬,但“工具车”的标签像膏药一样撕不掉。品牌想向上,用户只认“买菜”,这就像一个努力学英语的大爷,最后却只能在菜市场讲价。
至于这台星光730,三种动力,2910mm轴距,挂着“人民的MPV”大旗,从门槛价到顶配,实际却一路对标合资。前脸被讥为“雷克萨斯梦游”,原创性被拆开嘲笑。10-15万元区间,日产N7横在前面。你看日产,用户记得“大沙发”“省油”“耐造”,五菱呢,除了“便宜”还能让人想起什么?星光730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变相加速了老路头的枯萎,这还真不好说。
有人问,品牌是不是就该顺应“人民需要什么”再走十年?真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五菱年研发投入占比不到3%,喊口号比砸钱快太多。战略缺少稳定掌舵,产品进步靠老产品加饰条、改灯壳,仅偶尔推出新车不痛不痒。市场早已没什么情怀可讲,用户会记住你便宜、耐造,但不会因为年底多卖10万辆就给你投票。
我见过太多“拼历史”的品牌。无论是汽车还是其他行业,只要产品创新断档,曾经的辉煌仅剩下数字的幻觉。五菱这次把“800万”马力全开砸在星光730头上,但形势未必乐观。别看工厂庆典开得像年会,市场的冷风一点儿都不给面子。
有个冷笑话:现在的五菱,不像工厂,更像在遗址拍宣传册,只不过墙还没倒干净。星光730,未来是五菱的快艇,还是最后一块救命木板?试问一句,用户到底为什么还要为“老神车”买单——是情怀,是价格,还是剩下的那点技术自信?五菱可以继续从“工具车”挤牙膏,也可以赌上一切All in“人民的MPV”。这一次,他们能有多少时间试错?谁也没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市场不念旧,历史只留下不断进化者的名字。庆典终会退场,剩下的全是新一轮的生死爬坡。没有哪个品牌可以靠老本一路裸奔到底。到了最后,光鲜的里程碑或许只是一块提醒你“别想太美”的指示牌。
究竟是在下一个十年的拐点前转身,还是等着别人把墙推倒,这道题留给五菱,也留给每一个在市场边缘游走的老国牌。如果你是五菱决策层,你会怎么选?是厚着脸皮再蹭红利,还是咬牙做一回自我革命者?市场不等人,老本终有啃完的时候,而留下余温的,是谁的纪念册?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