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吉利星越L。 没有混动光环,没有品牌溢价,却用“越级”二字撕开了合资车的防线。
直瀑式格栅外凸设计,搭配银色量子盾车标,夜间行驶时车侧氛围灯亮度升级,新增的“东方青”车漆在阳光下流动着玉石般的光泽。
有人调侃这是“15万级的气场天花板”,而更务实的用户则盯上了它的空间——2845mm轴距让后排能轻松翘起二郎腿,562L后备箱塞进两个28寸行李箱后仍有富余。
坐进驾驶舱,三块12.3英寸屏幕霸占视野,高通骁龙8155芯片让银河OS系统操作如手机般顺滑。
副驾乘客可独立追剧,导航却不受干扰。 但取消实体按键的设计引发争议:盲操党抱怨空调调节需多次触屏,科技派则沉迷于语音指令控制天窗的爽感。
最颠覆认知的是配置下放。
15万级车型竟标配座椅按摩、二排电动调节和头枕音响。 当车主用座椅通风对抗酷暑,隔壁合资车主还在加装第三方通风坐垫。 CDC可变阻尼悬架每秒扫描路面100次,过减速带时震动减少三成,不过维修店师傅私下提醒:“电磁阀娇贵,保养得用专用液压油”。
动力才是真正的“降维武器”。
全系2.0T高功发动机爆发出238马力,爱信8AT变速箱在山区公路连续降挡毫不迟疑。 实测7.5秒破百的成绩,让搭载1.5T发动机的本田CR-V瞬间黯然。 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介入仅需0.1秒,雨雪天抓地力让东北车主直呼“稳如老狗”。 但代价是需要加注95号汽油,市区通勤油耗常飙至10L以上。
价格战更是直击要害。
两驱高配版16万落地,比同配置途观L便宜近6万。 经销商展厅里,一对夫妻算完账惊呼:“省下的钱够加五年95号油! ”终端优惠叠加文化营销,水墨艺术主题的“明茶棕”内饰吸引着注重审美的中产群体。
然而爆款背后暗藏隐忧。
车友论坛里,油耗虚标的吐槽帖获得上千点赞,语音系统偶尔把“打开天窗”听成“打开后备箱”的乌龙事件被做成表情包传播。 一位自驾游博主实测发现:L2级辅助驾驶在急弯路段会突然退出,官方回应“后续OTA升级优化”。
当合资品牌还在用织布座椅和塑料方向盘控制成本,星越L已把水晶挡杆和燕飞利仕音响变成标配。
某汽车媒体人一针见血:“这不是堆料,是重新定义15万级SUV的价值公式——用BBA一半的价格,给你七成的体验。 ”
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
星越L的销量曲线背后,是消费者对“高配低价”的狂热追捧,也是对传统品牌溢价的无情摒弃。 当家庭用户带着孩子试驾后当场签单时,他们选择的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种拒绝妥协的生活态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