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

前段时间,周末总爱在4S店门口转悠。不是因为假期无聊,而是好奇:以前,奔驰GLC门前停满了西装革履、步调稳健的顾客,谁都怕自己迟一步,那台“唯一现车”就被抢走。现在,门外没人徘徊,偌大玻璃橱窗里反射出来的,只剩销售小哥低头刷着手机的身影。气氛有点像冷却速冻的啤酒,不结冰,却再没人碰杯。

有个细节总勾人脑补:朋友圈的奔驰女销售,头像依旧换成优雅西服,但配文变成“百万优惠名额,火速抢占”“GLC限时钜惠,买一送一”,把车卖得像打折的快餐。豪车的神坛,竟然像共享单车一样,随手可领,只要肯出价。

把时间拨回半年以前,奔驰GLC月销还在1.4万辆上下。现在,只剩区区7000多台。半年内砍半,速度堪比景区大门外的“网红爆款”凉了之后的撤摊。宝马、奥迪都在降价,奔驰索性玩起了“买GLC送A级”。看到这操作,不禁想起买口红送小样。兴许消费者心里早算清楚:两个,总得买单一个,不会便宜太多,总价还是要花个四十万。

冷静地看,利润比销量掉得更快。奔驰单车利润六成蒸发,利润表上大概比咖啡渍还难看。GLC全系降到27万出头,顶配33万也不过如此,销量依旧无动于衷。讲究面子的时代,大家愿意多掏钱买隐藏式三叉星标,仿佛走路带风。现在,实用主义成了新教条;新能源领域新贵,一上市销量就数万起步,小米的新车还没尾气就先烫手。

不得不说,GLC本身没太多原罪。车长4.8米,轴距2.9米,德系后排空间还算争气;全景天窗标配,想要柏林之声得掏腰包,座椅加热通风这些都是选配项目,自然一项不少钱。七座版第三排,偶尔应个急。让我想起买北京折叠床,白天靠墙搁着,晚上临时展开——说是配置,更多还是心理安慰。

车机摆出两块大屏,12.3寸仪表+11.9寸中控,肿胀地仿佛在证明:我们,不比新势力小!8295芯片搭配,语音交互和L2辅助驾驶,理论上也是AI智能。可真要和造车新势力比,屏幕和语音还真略显笨拙。再说,2.0T高低功率匹配9AT变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6.5秒,四驱系统做得踏实,底盘调校依然典范。但对年轻人来说,百公里五秒以内才有炫耀资本,说到底,“电感”才是未来的智力证明。

我试图跟4S店的销售聊天,他苦笑,“库存比去年多了好几倍,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朋友圈都快成二手车平台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系,俨然撑起了“低成本魔法世界”。每公里保证便宜,家里装个快充桩,油价贵了拍个手。政策补贴一加持,油车优势消失得,比挤进地铁还快。

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有驾
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有驾
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有驾

厂商说“我们坚持大排量、四驱传动”,但年轻人更渴望智能座舱,追捧“纯电续航”爆表。现在的市场,像是被拎进了中场休息室:家庭用户不知是选“大厂豪华油车”撑场面,还是干脆横跳新能源车“卷一把智能”。所以,GLC这类车型,渐有“过渡选项”的意味——撑得住面子,不够杀进未来。兼得两头,便宜不了自己。

据说,今年上半年传统豪车利润直接腰斩,经销商只能靠走量车型苦苦支撑。奔驰风风火火地要推电动GLC,老用户却在后台留言,“油车降价这么狠,新车还没见着影子,冤不冤?”这事搁我身上,也不是没点同情。

说一千道一万,现实回到价格和配置比拼的泥潭。“豪华”二字,终究敌不过发票上的数字。GLC再打折,销量还是在冷板凳上发呆,说明消费者早就厌倦了“品牌贩卖社交货币”。买车讲究个性的年代,谁还会为了一枚金属LOGO,多承受一份贷款?

偶尔想自嘲:“做车圈观察员这些年,唯一不变的是,烫手的山芋总能换个新主。”每当新风口来临,旧瓶装新酒,味道就变得酸涩。奔驰、宝马们还在和自己较劲,新能源小米们却在路灯下拍段子,销量一来流水线都恨自己慢。

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有驾
奔驰GLC降价卖不动,配置变化,新能源竞争激烈-有驾

写到这,你也许会问:豪车真就掉队了?GLC是不是最后的倔强?也许没人知道答案。保值率和技术迭代,谁会主导新十年?新能源风头正劲,但油车的机械质感、底盘功夫不至于一夜消亡。

问题留在桌面:当“豪华”失价,汽车到底是身份符号,还是一台纯工具?你最后会投票支持哪一方?或者说,豪华车的未来,还值得为之买单吗?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