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一次,保费连涨三年,老司机都后悔没早看

对于有车的朋友们来说,每年都要面对一笔固定的开销,那就是汽车保险。

平时我们交保费的时候,总觉得这是一笔保护费,为的是在发生意外时能有个依靠。

可现实中,当车辆真的发生了剐蹭或者碰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联系保险公司,但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电话,却可能让你在未来的几年里,不知不觉地多花掉好几千块钱。

出险一次,保费连涨三年,老司机都后悔没早看-有驾

这背后涉及的,正是汽车保险费率浮动机制的一笔精明账,今天我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让每一位车主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车上最基本的两种保险:交强险和商业险。

它们就像两个功能不同的工具,用对了地方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用错了,就可能伤到自己。

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它的核心作用是赔偿事故中受损失的第三方,也就是赔给别人的,比如你撞了别人的车、公共设施等。

商业险则是我们自己选择购买的,用来保障自己车辆的损失,比如车损险,或者用来提高对第三方赔偿额度的,比如商业三者险。

我们先来聊聊交强险。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报了保险,不管是什么险种,第二年的保费都会上涨。

对于交强险来说,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交强险的保费调整机制相对温和,它的设计初衷是提供基础保障,而非惩罚性的。

根据我国的保险监管规定,交强险的保费与出险次数直接挂钩。

以最常见的家用6座以下小汽车为例,其基础保费是950元。

如果在上一个年度没有发生任何责任事故,保费会下浮10%,变为855元;连续两年未出险,下浮20%,为760元;连续三年及以上未出险,保费可以下浮到最低,很多地区是665元。

现在,关键来了,假如你不小心发生了一次事故,需要用到交强险赔付对方,并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在下一个保险年度,你的保费仅仅是恢复到950元的基准水平。

出险一次,保费连涨三年,老司机都后悔没早看-有驾

也就是说,你只是失去了继续享受折扣的资格,保费本身并没有在基准之上“上涨”。

只有在一年内出险两次或两次以上,保费才会在950元的基础上上浮10%,变成1045元。

交强险对第三方财产的赔偿限额是2000元。

所以,一个非常实用的结论就出来了:如果事故中你负有责任,需要赔偿对方的车辆损失,且维修费用评估下来在2000元以内,比如对方只是车漆刮伤、保险杠轻微破损这类小问题,那么果断使用交强险处理是相当划算的。

这不仅比私了扯皮更省心,也比自己掏腰包承担几百上千元的维修费要明智得多,对未来保费的总体影响也控制在最小范围。

说完了相对“宽厚”的交强险,我们再来看看“精打细算”的商业险。

商业险之所以说它精明,是因为它的保费折扣与出险记录的关联极为紧密,而且影响是长期的。

商业险保费的计算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系数,叫做“无赔款优待系数(NCD)”。

你连续安全驾驶的时间越长,这个系数就越低,保费折扣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连续一年不出险,可以打个85折;连续两年,折扣可能在7折左右;连续三年或以上,就能享受到最低的折扣,大约在6折上下。

这个折扣力度是非常可观的。

现在,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的商业险基础保费是3500元,因为你过去三年都安安全全,享受了最低的6折优惠,实际缴纳的保费就是3500元 × 0.6 = 2100元。

出险一次,保费连涨三年,老司机都后悔没早看-有驾

一年就能省下1400元。

某天,你在倒车时不慎撞到了柱子,自己的车门凹进去一块,送到修理厂估价1000元。

你心想,这笔钱也不算少,买了保险就是用的,于是报了商业险。

保险公司很爽快地赔付了这1000元,你省下了当下的维修费。

但到了第二年续保的时候,你会发现保费账单会让你大吃一惊。

由于你有了一次出险记录,你的“无赔款优待系数”会被重置,折扣全部取消,保费直接恢复到基准的3500元。

仅仅这一年,你就比原来多付了3500 - 2100 = 1400元。

这还没完,这次出险记录会影响未来至少三年的保费。

第二年,即使你没再出险,也只能拿到首年不出险的折扣(比如85折),保费为3500 × 0.85 = 2975元,依然比你本可以享受的2100元多出875元。

第三年才能恢复到更低的折扣。

粗略一算,为了省下那1000元的修车费,你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多付出的保费总额,很可能超过2000元,得不偿失。

因此,对于商业险的使用,我们心里必须有一杆秤。

一般建议,如果自己车辆的维修费用在1500元以下,甚至更保守一些,在1000元以下,都应该优先考虑自费处理。

出险一次,保费连涨三年,老司机都后悔没早看-有驾

因为动用商业险后保费上涨的金额,很可能比你省下的这点修车钱要多得多。

只有当车辆发生较大损伤,维修费用远超保费可能上涨的额度时,使用商业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避风险。

除了算清这两笔账,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节需要所有车主注意。

第一,事故责任的划分至关重要。

如果事故中你完全没有责任,是对方全责,那么你的所有维修费用都应该由对方的保险公司承担。

这个过程不会动用你自己的保险,因此对你的保费记录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发生事故后一定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行车记录仪的录像,配合交警的判定,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因为怕麻烦或对方求情就揽下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第二,对于一些不影响安全驾驶的轻微划痕,不必急于处理。

特别是单独购买了划痕险的车主,要知道划痕险出险同样算作一次商业险理赔。

聪明的做法是,将这些小伤“攒一攒”,等到年底保险快到期时,一次性去修理厂进行处理,这样既保持了车辆的美观,又避免了因小失大,保住了宝贵的保费折扣。

最后,还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技巧:如果对损失金额不确定,可以先报案,让保险公司定损,但暂时不提出索赔。

这样系统里会有一个案件记录,但由于你没有最终确认索赔拿钱,它就不会立刻影响你的保费系数。

你可以等到保险周期快结束时,根据全年的整体情况再做决定。

如果一年平安无事,就放弃这个小额索赔,自己修车保住折扣;如果后面不幸又发生了更大的事故,再把之前的案子一并处理,反正折扣也保不住了。

这为车主提供了一个缓冲和选择的余地。

归根结底,最根本的省钱之道还是安全驾驶,这是任何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