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6L e-tron仅34.88万起,配双激光雷达+9处清洗,雨雪天无忧出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又惊又喜,那就是一汽奥迪把一台全新的纯电豪华SUV——奥迪Q6L e-tron的价格,直接定在了34.88万元起。

消息一出,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揉揉眼睛,再三确认自己没看错。

奥迪,那个我们印象里稳重、豪华的德国品牌,这次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了?

这个价格,简直是直接冲进了国产新势力的主战场。

奥迪Q6L e-tron仅34.88万起,配双激光雷达+9处清洗,雨雪天无忧出-有驾

大家心里不免犯嘀咕:这车到底是真的香,还是一次为了迎合市场而做的妥协?

它究竟是纯正的“德味儿”,还是加了中国“调料”的特供版?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把这台车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首先得说,这台Q6L e-tron的出身绝对是根正苗红的。

它不是什么油改电的产物,而是诞生于一个叫做PPE的纯电平台。

这个平台可不简单,是奥迪和保时捷这两大德国巨头花大价钱联手研发的,专门用来造高端纯电动车的。

说个大家更能理解的,保时捷那台备受瞩目的纯电Macan,用的也是这个平台。

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Q6L e-tron的底子,和保时捷是师出同门,这血统的纯正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担心它不是“真奥迪”的朋友,可以先把心放下一半了。

奥迪这次的策略很明确,就是用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价格,让你体验到真正豪华纯电平台的技术和品质。

那么,另一半的心该放在哪儿呢?

就得看它宣传的“中国智慧”到底成色如何了。

这部分,可以说是这台车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奥迪Q6L e-tron仅34.88万起,配双激光雷达+9处清洗,雨雪天无忧出-有驾

奥迪这次做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决定,直接和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把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整个搬了过来。

注意,这可不是简单地买个软件装上就行,而是从硬件到软件的深度定制和融合。

硬件配置上,这车简直可以用“武装到牙齿”来形容:车身上下,密密麻麻地布置了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这么多“眼睛”和“耳朵”一起工作,基本上能把车子周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环境信息,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里就要说到标题里那个最有意思的点了:2个激光雷adar加上9处清洗装置。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都知道,激光雷达是高级智能驾驶的“火眼金睛”,看得远又看得准,但它有个天生的弱点,就是怕脏。

下雨天挂上水珠,下雪天蒙上冰雪,或者跑一趟工地回来沾上泥点子,这“火眼金睛”立马就可能变成“睁眼瞎”。

奥迪和华为显然是把中国复杂多变的天气和路况研究得透透的。

他们不光给两个激光雷达配上了自动加热功能,防止在冬天冻住,还非常“奢侈”地在全车安排了9个高压清洗喷头。

这9个喷头不光是洗激光雷达,连带着重要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都给照顾到了。

这就好比给这台车配了一个全天候的“眼部护理专家”,不管外面是狂风暴雨还是沙尘漫天,它都能随时给自己“洗脸”,保证所有传感器时刻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这种在细节上的极致考量,在同级别的车里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实际的用户痛点,让智能驾驶在恶劣天气下不再是摆设。

奥迪Q6L e-tron仅34.88万起,配双激光雷达+9处清洗,雨雪天无忧出-有驾

有了这套强大的感知系统,什么不需要高精地图就能在城市里辅助驾驶、提前预判路边可能冲出的行人或电瓶车、在高速上丝滑地进出匝道、在狭窄车位里一键泊车,都成了这台车的基本功。

看完了聪明的“大脑”,我们再来摸摸它的“筋骨”。

安全,对于一台豪华车来说,是比任何配置都重要的基础。

奥迪在这方面向来是偏执狂,这次在Q6L e-tron上更是下足了血本。

车身结构里,有34%的钢材用的是潜艇级别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造潜艇那种能抗住深海巨大压力的钢材。

整个车身,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的用料占比达到了惊人的83%。

为了把这些坚固的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还用上了赛车和飞机制造上才会用到的自冲铆接和热熔自攻钻工艺。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整车的扭转刚度达到了46150牛·米/度。

这个数据可能有点抽象,打个比方,就像你拧一条湿毛巾和拧一根钢管的区别,这台车的车身就像一个极其坚固的金属盒子,在发生碰撞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驾驶舱的完整,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对于纯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奥迪也给出了“教科书”级别的答案。

电池包底部,铺了一块由9层玻璃钢纤维组成的下护板,官方管它叫“防弹级”防护,日常开车遇到个小磕碰、或者不小心托底,基本伤不到电池分毫。

电池包内部,还有像建筑钢筋一样的“4横3纵”立体框架牢牢地包裹着电芯。

奥迪Q6L e-tron仅34.88万起,配双激光雷达+9处清洗,雨雪天无忧出-有驾

再加上特殊的阻燃技术,确保了即使在最极端的碰撞事故中,电池也能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吹牛,奥迪还专门进行了一项远比国家标准严苛的碰撞测试:让一台大货车从侧面撞击,然后再把车推向一根固定的钢柱,进行连环夹击。

在这样残酷的考验下,Q6L e-tron都成功扛住了,并且因此顺利拿到了欧洲E-NCAP和美国IIHS两大权威机构的最高安全评价。

这种对安全的执着,才是豪华品牌真正的底气所在。

当然,一台奥迪,开起来的感觉必须对味儿。

很多人担心电动车加速太猛,开起来轻飘飘的,没有燃油车那种人车合一的沟通感。

Q6L e-tron用扎实的底盘调校回应了这种担忧。

它全系标配了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种复杂的悬架结构能更精准地控制车轮的动态,让你在激烈过弯时感觉车身非常稳定,支撑性十足。

同时,它并没有盲目跟风去用空气悬架,而是选择了一套更可靠、响应更直接的FSD频率选择减震器。

这套减震器能根据路面的颠簸频率自动调整自身的软硬,在平路上提供清晰的路感,在烂路上又能过滤掉多余的震动,可以说是兼顾了操控和舒适。

再加上前窄后宽的轮胎配置、知名的布雷博刹车卡钳带来的35米百公里刹停成绩,以及模拟e-tron GT跑车的运动声浪,它能让你在享受电动车迅猛提速的同时,找回那份久违的驾驶乐趣。

最后坐进车内,奥迪显然也读懂了中国消费者的心。

他们把“不晕车”作为了座舱体验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精细的动力输出管理和底盘调校,让车辆的加速和减速都变得非常线性、柔和,告别了很多电动车容易出现的前后俯仰和顿挫感,这对车上的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个非常贴心的设计。

为了提升乘坐舒适度,前排座椅的海绵特意加厚了18毫米,后排坐垫也为中国用户加长了16毫米,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支撑。

科技感方面,88英寸的超大AR抬头显示,能把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方道路上,再加上中控、仪表和副驾三块OLED大屏,整个驾驶舱充满了未来感。

丹麦顶级的B&O音响系统,甚至在主副驾的头枕里都藏了扬声器,能营造出3D环绕的沉浸式声场,让你在车里听歌,就像坐在音乐厅一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