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上市港交所,业绩转正,销量还需提升

谁能想到,2021年出生的“新生儿”——岚图汽车,三年后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港交所的舞台,还带着一份业绩报表蹦蹦跳跳地亮相,好像在跟全世界眨着眼:“嘿,瞧我现在的样儿,长势不赖吧?”但仔细看看,每月销量也就几根手指头数得清,貌似离“大佬圈”还搓着脚等候入场券呢,这事儿究竟咋回事儿?

先来破局,“盈利超4亿”这四个字真挺扎眼,在新能源车圈逛一圈,能数得着的优等生屈指可数,何况公司还说自己“今年头7个月利润转正”。可是,钱袋子鼓起来,出货量却“掉链子”,月均销量不到一万辆,热度和实际规模仿佛两回事,有种“财米米,but还没疯起来”的味道。大伙心里忍不住泛起嘀咕——是成名在望的小众派,还是差距离王座就差临门一脚?

要说岚图汽车的起跑线,背景可够扎实。成立才三年,却能跟央国企打着牌,定位直接“20-50万高端档”。你要是搞不清这定价段,那就是奔着“精英生活部落”去的,不愧是东风爸爸带出来的孩子。灼识咨询还说了,岚图是首个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实现20万辆下线的小巨头,年增长率据说能飙到103.2%。不过,讲数据这事,咱常听行业人说“数字不骗人,但人有时候爱骗数字”,看得再细点,有“锐气”,但并没有“颠覆性”。

岚图汽车上市港交所,业绩转正,销量还需提升-有驾

其实,这几年国产高端车企都在讲增长故事,但仔细“解剖”销量,就出现了小九九。岚图2022~2024年,每年销量1.94万辆、5.03万辆、8.01万辆,说实话,在新能源王牌桌上,这点成绩单更像刚过及格线的班级第一,离着“造车新势力联盟”还是有段距离。2025年头七个月,岚图发力冲刺,攒了6.67万辆,但月均不到1万台,还不如“零跑”同学的单月成绩。没点对比还真看不出这份“醒狮”,说燃起来了但没彻底炸裂,那种“憋大招”的氛围挺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岚图也不是啥“慢性子”。财报上就写着,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60.52亿元到127.49亿再到193.61亿,增长速度就像春风吹过油菜花地。亏损也在咬牙往下降:从-15.38亿元瘦到-14.96亿,最后到了-0.91亿,终于在23年末实现季度盈利,一口气赚了4.34亿,现金流还转正,妥妥的行业“追分达人”。事实证明,企业能扭亏为盈,跑数据比谁都快,这种“转身”速度在同行里暂时一枝独秀。

别的不提,这毛利率值得点赞。2022年,拿8.3%开局,2023年也就刚上两位数;到了2024年,一下子拱到21.0%,今年前7个月居然蹭到21.3%。什么水平?业内排第二,仅次于理想,甩小鹏、蔚来、零跑好几个身位。理想毛利率也不过20.5%,小鹏才14.3%,蔚来和零跑连10%都没摸到。岚图能做到“挣得多还跑得快”,这工艺和成本管控得有点狠,真是“东风儿就要掀点浪”。

技术这一块,岚图不惜重金砸研发。2022年-2024年分别花了13.43亿、11.21亿和20.03亿元在实验室里“烧脑”,收入占比最高能到22.2%,最低也有7.6%。虽然降了点,但用钱砸技术这作风,是一贯的“央企范儿”。为啥?东风家底厚,讲究要在新能源版图“刷存在感”,不计成本,先拼个面子,后期慢慢收成果。

说到新车线,全系四款:FREE系列(中大型SUV)、梦想家系列(MPV)、追光系列(中大型轿车)、知音系列(中型SUV)。布局算广,覆盖的是家庭用车主力,但也就这四兄弟互相“顶缸”。相较那些月出新品的造车新势力,岚图打法属稳健派,不求快但求稳,产品阵容还没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程度。

销量卡壳的老大难,还能靠“大腿”拉一拉。岚图直接和华为“牵手”,全员标配乾崑智能驾驶和鸿蒙座舱。CEO卢放亲自跟着东风董事长去深圳拜师,一顿操作猛如虎,任正非、徐直军都接见了。说白了,华为站台对品牌形象、产品智能化,就是“buff叠满”,给岚图增色不少。不过,光有“科技光环”不一定能起飞,还得看消费者买不买单。

岚图此次赴港上市,路线也够新潮。采用“介绍上市”玩法,不发新股、不融资,只是把原有股份拿去市场流通,“不炒钱,只炒流动性”,跟IPO募资那种“敲锣加饭”版不一样。中金公司保荐,东风爸爸全程同步配合,把股权分派、吸并一气呵成,等于“岚图替爹上阵”——以后,岚图直接变成东风公司唯一H股上市平台,东风集团的老股权慢慢收回来,实现一站式控盘。操作挺复杂,但目的直白,就是为了整合资源、提升估值、让资本市场重新相信东风的“新能源故事”。

东风集团这几年日子其实不算好过。受新能源转型和市场竞争夹击,业绩被压着跑。半年报里晾出来:2024年上半年收入545.33亿,同比增长6.6%,毛利率13.9%还算能看,但归母净利润才0.55亿,同比暴跌快92%,股价长期“趴地板”,融资功能几乎失效。官宣私有化退市,就是为东风“改头换面”,力保国企新能源阵地不失守。

有人问,为啥岚图有大集团“背书”还没爆发性增长?一来高端定位本就“鱼少池深”,动辄二三十万的车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手拿下”;二来新能源风口之下,理想、小鹏蔚来早几年就抢占了消费者心智,“品牌溢价”有历史积淀;三是真正卷起来的还是销量,而不是报表上的数据。这种问题,估计东风和岚图也得内部排队“复盘”。

不过不能否认,新能源市场新一轮洗牌正在推进。岚图能在短短几年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净利润熬过“黑夜”,技术和智能驾驶补了大课,已经跳脱了“仅靠国企爹”的框架,努力求变。人们愿意多看它两眼,毕竟“央企新势力”背后是中国工业升级的象征。

说到底,岚图的上市是一种试水,是东风集团对新时代转型的回应。没有新发股、不炒资金,咋看都像“底气式自信”。这个大动作,或许预示着更多国企新能源品牌会把资本操作玩得更活。不只是卖车,更多在讲品牌形象、智能科技与大集团资源的叠加效应。“造车新势力圈”下半场比的不止是拼爹,还得比产品、渠道、技术、口碑一锅端。

大环境呢,新能源国产车市早已杀成“红海”,从传统车企到各路新势力,大众化和高端化同时“撞线”。今年,各品牌打着价格战、智能战,在赛道里飞奔。岚图的下一步,要么借上市这个东风冲向更大的舞台,要么就继续在“小众高端圈”打精细化运营。赌的是市场耐心和资本信心。数据显示,理想最多,蔚来、零跑、小鹏各有心思,而岚图如果能靠长期盈利和技术沉淀守住阵地,就有可能在后续市场弯道里“杀个回马枪”。

未来的岚图无疑还面临不少考题。销量要突破“万台壁垒”,得解决产品力、渠道、维护等一系列综合难题。华为加持固然强,但消费者买车关注的不止是智能驾驶,还有服务品质、品牌故事和后期维护。现在的岚图更像是在新周期里站上了起跑线,能不能完成从高端小众到大众爆款的飞跃,还得再看几年大势和市场变化。

总的来讲,岚图汽车递表港交所,不只是公司自身的里程碑,更是央企新能源汽车阵营在资本市场的一次拉升与重塑。它的步伐很快,却也稳健,既有华为助阵的“光环”又有东风背书的“底色”,但月均销量不足一万辆的尴尬还没被彻底攻破。“业绩优,销量平”,这种组合可能在新能源车历史上并不常见,但正因如此,能吸引越来越多目光聚焦其未来走向。

在这个市场刀光剑影、资本翻江倒海的年代,谁叫新能源车“既要气质佳,还得体力王”,品牌故事和销售数据一样,都得“表里如一”。咱们不敢妄下评论,岚图能否“霸榜第一”,但都愿意多留一份期待。总归,每一个敢于自主尝试的国企新势力,都是中国造车变革路上的点点星火。哪怕暂时没法“大红大紫”,也是行业进步路上的重要一环。

你怎么看岚图这波“上港热潮”?要不要买一辆尝尝新?还是更看好老牌新势力的持续霸占?欢迎留言,一起聊聊这个圈子的风水轮流转。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