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车市流传一句话“比亚迪摸着石头过河,吉利摸着比亚迪过河”。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从吉利的爆款车型来一窥究竟。
1. 半年爆卖20万台
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汽车行业有多种销量数据,例如批发量、零售量、上险量。批发量是车企向经销商销售的数量,零售量是面向终端用户的销售量,上险量是车辆最终实际上险的数量。受制于压库、虚开票等因素影响,批发量和零售量的准确性难免会受到一定干扰。相比批发量和零售量,上险量更能准确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在分析汽车销量时,上险量通常被视为最具参考价值的指标。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吉利银河旗下的星愿,在国内的上险数总销量达到25.1万台,其中19.9万台是今年上半年售出的。换而言之,星愿半年爆卖近20万台,相当于月均3.3万台。这一亮眼成绩,不仅让星愿成为全品类车市销冠,而且领先第二名特斯拉Model Y约2.7万辆。要知道,Model Y在2023和2024年连续两年摘得全品类车市销冠。如今星愿反超Model Y,拿下全品类车市销冠,大涨国产车威风。
2. 纯电小车抢滩大战
星愿所在的纯电小车细分领域,竞争非常激烈。2020年,擅长制造入门级爆款产品的五菱率先发力,推出了五菱MINI EV,引爆了纯电小车市场,成为现象级热销产品。后来,五菱还推出推出了进阶款的缤果。2023年比亚迪强势入局,其海洋网上市了海鸥。相较于五菱MINI EV,海鸥以及后来的海豚,具有更大的空间、更长的续航、更智能化的配置。于是,纯电小车从“老年乐”“青年乐”迈向主流家用车。
如果说五菱MINI EV是能开、上路就行,那么比亚迪海鸥就不仅好开还好用。至此,微小型新能源和主流家用车的边界开始逐渐模糊。智能车机、300KM以上长续航等开始成为纯电小车的标配。2024年10月份,吉利推出了纯电小车星愿,从价格到定位全方位对标海鸥甚至海豚。比星愿好的没有它便宜,比星愿便宜的没有它好,星愿将纯电小车的性价比拉到极致,自然成为了爆款车,甚至坐上了全品类销冠宝座。
3. 李书福的硬气反攻
星愿的爆火,堪称吉利新能源战略的的“阶段性胜利”。作为吉利的掌舵人,李书福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和合适的事情。1997年,李书福以“汽车狂人”的豪情,带领吉利杀入汽车行业,成为自主品牌最早一批拓荒牛,一步步打破着合资垄断。2010年,李书福带领吉利“蛇吞象”,义无反顾地收购了沃尔沃。李书福这一战略动作,让吉利驶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至2021年,吉利连续五年蝉联自主销冠,成为中国汽车“一哥”。
不过2021年,比亚迪乘着新能源汽车东风强势崛起,用“新能源”重新定义车市“主流”汽车产品。及至2022年,比亚迪爆卖186万台,反超吉利的143万台。于是,比亚迪取代吉利,成为新一代的自主销冠。关键时刻,李书福展现了“造车老师傅”的魄力。李书福带领吉利,加速电气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新成立极氪主攻中高端新能源领域,银河聚焦主流家用新能源市场。此外,李书福还实施“一个吉利”战略,有效解决了效率问题、资源竞争两大痛点。于是,吉利重驶快速发展轨道。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比亚迪零售销量188.5万台,同比上涨10.8%;吉利142.9万台,同比劲增62.8%。显然,吉利不仅极大地追近了与比亚迪之间的差距,而且增幅远超比亚迪。李书福的大反攻,正取得亮眼战果。吉利和比亚迪之间的竞争还在继续,这场“贴身肉搏”的大战,最终将淬炼出更强大的中国汽车。当世界舞台上响起更多“中国品牌”的声音,这或许就是李书福和王传福等所有中国汽车人,最想看到的终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