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你的车机屏幕又弹出了升级提示,你正犹豫着要不要点确认,是那个号称“优化体验”的更新。上次点了之后,座椅通风风量莫名其妙变小了,辅助驾驶在熟悉的路口突然犹豫不决,续航里程还偷偷缩了水。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这次升级会动哪里,方向盘?刹车?还是藏在芯片里的某个关键逻辑?车企轻飘飘一句功能推送,就把我们车主变成了马路上的小白鼠,方向盘后坐着的仿佛不再是你,而是车企远程操控的提线木偶。

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有驾

备案制这把锁,终于卡住了车企随意升级的后门。过去的日子,新能源车OTA升级像逛自家后花园般随意。深更半夜,你的车可能在车库悄悄下载;高速飞驰,中控屏冷不丁弹出升级提示,干扰驾驶。所谓的“优化”更像开盲盒,功能变弱、界面混乱、续航缩水,甚至关键驾驶辅助逻辑被篡改,车主投诉无门。新规强制车企备案升级内容、范围、时间点,如同装修必须向物业报备,再不能半夜敲敲打打。备案不是走形式,车企需提交详尽技术参数和验证材料,说明升级到底动了哪里、为何动、有何风险。这把锁锁住了车企的任性,把升级主导权部分交还到我们手中。至少,我们有权知道这“盲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有驾

一刀砍断了车企用OTA“打补丁”遮羞的潜规则。某些车企把OTA当成了万能遮羞布,车子出厂带着缺陷,指望后期升级悄悄修补。刹车标定不完善?辅助驾驶逻辑混乱?电池管理算法有漏洞?统统先卖出去,后续再“优化”。这无异于把消费者当成了缺陷产品的测试员,把公共道路当成了实验场。新规直接点名痛处:“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这就像明文规定,房子有结构裂缝不能用墙纸糊上就了事。监管利剑高悬,车企再想用“优化升级”掩盖设计或制造缺陷,将被视为恶意隐瞒,面临严厉追责。这迫使车企必须把功夫做在前面,出厂前反复打磨验证,真正对产品安全负责,而不是把风险转嫁给毫不知情的车主。

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有驾

为车主筑起数据与安全的高墙。每一次OTA升级,车辆都在向车企服务器敞开大门,上传行驶数据、驾驶习惯甚至敏感位置信息。升级包本身更是深不可测的黑箱,可能夹带未经声明的功能变更或隐秘的数据收集指令。新规强制要求车企在合格证系统如实填报辅助驾驶系统、电池单体等关键信息,确保实际车辆性能与申报参数一致。这如同要求车企交出一份清晰的“车辆基因图谱”。监管机构将依据这份图谱,严格核查OTA升级是否与之冲突,是否存在偷梁换柱。对频繁升级的车企重点抽查,更是震慑。这把悬顶之剑,迫使车企必须敬畏我们车主的隐私与知情权,每一次升级都必须干干净净、光明磊落。

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有驾

写在最后:国家这一记重拳,砸碎了车企对OTA的滥用,砸开了信息黑箱的枷锁。它宣告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安全没有试验田,缺陷不能用代码修补,车主的信任更不是无底洞。备案制、缺陷禁令、数据透明,这些不仅是冰冷的条款,更是车主安全权、知情权、拒绝权的回归。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国家终于出手了!新能源车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