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小区门口碰见修车的老李,他穿着满是油渍的工服,正边抽烟边跟小马聊新出的那几个合资电车。老李抖了抖烟灰,顺嘴说了句:“现在路上跑的新能车,一天比一天多,我记得前两年还清静得很。”其实,按今年的数据,几乎每卖两台小轿车,有一台是挂绿牌的电车——外地亲戚来都说羡慕,“你们小区大门口插根电桩快够一人一个的了。”
不过,说起合资的电动,有的邻居嘴一撇,动不动就说费劲、跟不上,“都是拿老油车壳子改的,能好到哪去?”坊间流传,老外决策慢,动不动就总部批示,什么智能化、网联互动,压根儿搞不过本地的新势力和那些拼得不要命的国产牌子。以前的合资车架子硬,配置该有的都有。现如今一到电动,合资反而慢半拍,像丰田、大众这种,前些年只管卖油车,对新能车总显得心不在焉。后来开的新能源还老是拿油车的底子改,研究个专属平台倒优柔寡断的。
上礼拜,微信群里有车友发了张表,还有人圈兄弟进去吐槽,说什么“看榜单,大厂都掉后面了”。其实今年7月,小范围说,合资电动车卖得风光的,前十里MINI COOPER、别克E5还有丰田bZ5、bZ3,都不上前三。有师傅私下说,那MINI COOPER是真的买感情的,外形复古,沙发坐着软,也有点意思,电门一踩不晃神,但后排就是小孩都打架,上路纯是情怀。这车每天上下班开着舒坦,打开车窗能闻到点新塑料味。邻居家小伙说买来出门约会倍有面,就是得忍着充电那点小难受。
好的车还是有讲头。群里最近提的比较多的广汽丰田铂智3X,混了个头把交椅,一个月能卖六千多台。它不光是SUV,内饰弄得也有花头,冬天加热方向盘夏天通风座椅,连副驾老板键都没落下,价格也算稳。听销售哥们说,这回新车型好多细节是“本土化专门搞出来的”,不然哪里顶得住旁边国产那阵风。又有人打趣——智能化这块招新势力师傅进厂都开始卷配置了,定速巡航、四周影像,加上下载歌能听的中控大屏,慢慢由跟风变成必要功课。
其实合资这一波好些品牌都已经憋大招。有朋友去别克4S店说E5比以往油车静音多了,踩电门推背感还行,就是有点费神讨好年轻人,UI大屏反应慢半拍,有些冷门配置藏很深。像什么隐藏手套箱冷藏功能,QQ群里一群人激动车友相互科普——原来副驾底下能塞点雪碧冰一冰,开远路有惊喜。说起来,这两年各家都在跟本土科技圈勾搭,智能助手、OTA升级越吹越花。不过维修大伙还是有些担心。老李说,合资新电的高压线会藏得深,翻修起来不比原来批量油车省心,一不小心就要查模块,急挨点子钱。
新老合资之争,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噱头。前两天,苏北这边的朋友拿老款天籁油车换了日产N7纯电,他吐槽了一嘴:家里新车全靠家门口充电桩,后备箱底下附带一个拖车钩,偶尔堵车反倒舒服,小电车冷暖空调上手没毛病,唯一忧愁夜路近光灯偏暗,师傅啥都行,灯泡永远不明白为啥不给配亮点。
还有种冷门事是合资新电保养周期,其实没明说几个里程必须换高压电池液,学徒嘴里传出来的都是“反正比发动机轻快,跑两年总归能少进修理厂一两趟就是进步。”这节奏跟以前保养比起来,省心但是花头模式不多。也有刁钻的邻居侧门买了ID.3,说觉得车漆软、稍不注意就糙了,“城郊晚高峰下坡,动能回收不是很跟脚,大众还是大众,心里那点熟悉味跑不丢。”
据说宝马i3这阵子又小火了一把。东边高架那边的公司司机,喝茶时说这车出小区一脚电门反应贼灵光。就是冷天掉电快,开远道心里不塌实,方向助力偏重,新手嫂子开几回抖手。朋友圈有传闻说i3二手价掉得快,毕竟新模式、旧销量,大城市一批准新能源指标下放,偶尔还能捡着捞一辆练练新手。
厂子里老刘总结,“合资的底子还是硬,装配还是稳。电动车上路几年修的也不多,就是销售套路变花了。”他指着院里那辆电动smart,夸了一句:“这个小家伙会找角落停,踩电门贼快,价格吓人,弄得现在老头老太都盯着它。”
哦对,前周小舅子手里的那台丰田bZ5出过一次快充口故障,他在群里一顿嘀咕,说售后拖拉还得约工程师特别排查,光查这个就一两个钟头。后来师傅拿根螺丝刀一顿拍,才算解决。他说,“合资的东西,出点小状还是愿意管到底,这点让人心里敞亮。”习惯归习惯,这车到底能扛多久,还没人敢拍胸脯。
有时候傻傻想想,老友聚会门口那一排排新电车,日头下泛着不同的亮,仔细看,贴的标和底盘高矮老早跟几年前不一样了。谁说合资与自主这碗水端得平,其实充电桩边一座着一聊,有用车的烦恼,也藏得下不少新鲜话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