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

“得大车者得天下”这句在汽车圈儿流传已久的“潜规则”,近期被蔚来狠狠地验证了一把。

当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这两款“大家伙”横空出世,并且销量一路飘红,蔚来似乎终于拨开了迷雾,找到了那把开启爆款大门的“金钥匙”。

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有驾

在国内汽车市场这片“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车企的座次变化如同走马观花,但一条颠扑不破的经验是:谁能把大型SUV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谁就能在一段时间内稳稳占据优势地位。

年初还深陷销量低谷的蔚来,如今正凭借这两款大车的助推,上演着一出堪比“爽文”的逆风翻盘。

你敢信?

10月15号,蔚来旗下的乐道品牌,第10万台量产车刚下线,并且预计本周末就能达成10万台的交付里程碑。

这其中,7月底才上市的纯电大三排SUV乐道L90功不可没。

自7月31日面世以来,短短两个月,L90就交出了21,626台的成绩单,直接刷新了纯电大型SUV最快交付纪录。

有了L90这员猛将,乐道L60的订单也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般不断攀升,乐道品牌的声势,正一点点回暖。

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有驾

圈内早有“大佬”笑谈:“一台爆款能拯救一个品牌,两台爆款就能让一家公司改命。”

这句话,在蔚来身上得到了印证。

据我了解到,9月21日上市的蔚来全新ES8,仅仅一天时间,大定数量就超过了今年剩余月份的总产能上限!

蔚来和乐道,这两款旗舰车型,一个挑大梁,一个当主力,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平均售价,对公司毛利率的改善,更是立竿见影。

你看,爆款大三排SUV打头阵,蔚来公司9月份销量达到了34,749台,连续两个月刷新历史新高。

那个曾经总在爆款边缘徘徊的蔚来,现在,是真找到了“爆款密码”。

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难道只是运气使然?

从“坐不下的痛”到“装不下的愁”,蔚来如何精准击破大三排SUV的“阿喀琉斯之踵”?

还记得吗?

曾经的价格战一度让国内汽车市场硝烟弥漫,但“战火”烧到今天,消费者想要的,早已不只是低价。

一款产品要想真正“破圈”,关键在于是否能直击用户的核心痛点。

而成为爆款的第一步,恰恰在于精准的用户洞察和卓越的产品定义能力。

回望过去,大三排SUV市场存在着两个显而易见的“短板”:一是“坐不下的尴尬”,尤其是第三排空间,常常让人倍感局促;二是“装不下的无奈”,满载六人的情况下,储物空间捉襟见肘。

更别说,作为纯电大三排SUV,续航和补能的焦虑,更是挥之不去的心头大患。

然而,蔚来此次推出的L90和ES8,却像是打破了次元壁。

在车身尺寸上,它们可谓是“解放思想”,车长分别达到了5145毫米和5280毫米。

这意味着,成年人在第三排也能享受到舒展自如的乘坐体验。

而得益于取消了内燃机和增程器,两款车都拥有超过200升的前备舱,足以容纳六人出行的所有家当。

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有驾

至于那曾经让无数车主头疼的补能焦虑?

蔚来在国内基建投入上一直不遗余力。

截至目前,已建成了超过8200座充换电站,其中换电站超3500座,充电站超4700座。

可以说,用户的补能顾虑,正逐渐成为过去式,仿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担忧,被“云开雾散见日出”的明朗所取代。

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有驾

更惊喜的是,L90和ES8首次将“冰箱彩电大沙发”列为标配。

这体验和配置,直接对标同级竞品,价格却更具竞争力。

如此一来,消费者心中对纯电大三排SUV的种种疑虑,就被彻底击碎了。

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蔚来产品定义的成功:在9月20日的NIO Day上,李斌透露L90用户每周使用前备舱的比例高达93%,后备箱使用率更是达到96%!

近期蔚来内部一次复盘会上,乐道L90产品线负责人俞斌更是分享,十一期间,L90三排满载场景达到了63%,吸顶屏日活75%,冰箱日活65%!

这些数字,就像一个个鲜活的注脚,证明了蔚来产品精准地契合了用户的实际需求,甚至超出了他们的期待。

正是凭借在用户洞察和产品定义方面的“开窍”,蔚来才能在2025年初销量低谷、亏损高企的逆境中,从大三排SUV这片“红海”中成功突围,仿佛“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罗马非一日建成”:蔚来爆款背后的体系化“内功”修炼

连续推出两款爆款,蔚来在舆论场上的形象瞬间发生了“乾坤大挪移”,从当初的“斌子”,摇身一变成了“斌神”。

这转变,怎一个“爽”字了得!

但我辈清楚,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汽车行业的迭代速度再快,一款新车从立项到上市,周期也以年为单位计算。

当下的爆款,是过往一两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一系列正确决策的总和。

蔚来一直强调其“体系化优势”,而其产品战略布局也正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在全新ES8发布后的媒体群访中,李斌抛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论调——汽车公司的竞争力,本质上是产品竞争力,而产品竞争力又取决于三个层面的能力:最底层是技术路线,中间是产品规划,最顶层则是产品定义。

“技术路线要长期坚持,如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产品规划要想得透彻,如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产品定义要与时俱进,有错就改,要符合用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如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要这三点做到了,我们就不怕任何竞争。”

曾陷低谷的蔚来,靠两款大车逆袭!终获“爆款密码”?-有驾

相比于“单点突破”的打法,体系化优势在于方向正确时能“少走弯路”,但其劣势也显而易见——前期会比对手走得更艰难,如同“十年磨一剑”,需要耐心和积累。

这一点,在三代ES8的迭代历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初代ES8,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基建水平,续航里程不够高,补能也不够便利,仿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代ES8,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续航和补能问题,但受限于400V架构和相对克制的车身尺寸,空间表现略显平庸。

而到了三代ES8,全域自研的925V高压架构,让电池包变得更轻薄,从而带来了更好的车内空间和续航表现。

零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让230L的前备舱成为可能,如同“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与此同时,充换电站建设的持续推进,更是大大缓解了新用户的补能焦虑。

李斌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纯电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因为加电不方便带来的体验损失。

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大三排SUV纯电时代正在到来。”

这无疑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一次精准预判,如同“东风吹,战鼓擂,大三排SUV纯电时代正到来!”

除了技术和产品本身,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也是其体系化优势的又一体现。

汽车消费者遍布全国,不同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人群,对产品的需求千差万别。

多品牌战略,能够让公司更精准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L90的用户场景更聚焦于家庭,同时更看重性价比,追求“实用至上”;而ES8的用户,往往需要兼顾商务、家庭和个人悦己的需求,对产品配置的要求更高,更追求“精致生活”。

更重要的是,蔚来旗下的三个品牌,能够共享公司的研发、销售、服务资源,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乐道L90就采用了蔚来ET9同款电机,这便是资源共享的生动范例。

同时,各个环节也能相互协同,形成“化学反应”,互相放大效应。

在销售端,随着乐道L90、蔚来全新ES8的热销,乐道L60和萤火虫的订单量也水涨船高,如同“蝴蝶效应”,一荣俱荣。

据蔚来相关负责人透露,乐道L60的产能将显著回升,品牌10月份的交付量预计将再创新高;刚刚过去的9月,蔚来萤火虫交付了5775辆新车,月销也创下了新高。

借用一句网络热梗来形容,蔚来的多品牌战略,曾被认为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但现在看来,却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如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变”与“不变”的智慧:蔚来组织力的蜕变之路

两款爆款大三排SUV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对蔚来短期生存的担忧大大缓解。

然而,不少人对其长期发展仍存疑虑:L90和ES8是否会只是“昙花一现”?

毕竟,过去蔚来也不乏具备爆款潜质的产品,但总因营销、交付节奏等环节的“掉链子”,未能达到预期的商业表现。

这种担忧的核心,在于蔚来的组织力是否会成为拖累产品和技术的“后腿”。

李斌在8月份的一次内部讲话中也坦言,希望蔚来员工在这轮触底反弹周期中“长本事”,以应对后续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实际上,蔚来早在今年初,就在内部全面推行了CBU(客户直营)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二季度,蔚来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9.6亿元,同比增长5.5%,但环比却减少了9.9%。

与此同时,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了25.6%!

这意味着,在销售费用同比微增的情况下,蔚来公司比去年同期多卖了约1.5万辆车。

这岂止是“事半功倍”,简直是“四两拨千斤”!

李斌还曾透露,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在全国仅增加了31名销售人员,就达成了99天交付1万台的成果,并一举成为高端纯电小车市场的销量第一名。

这速度,堪比“风驰电掣”。

这从侧面反映出,过去半年多,蔚来在销售端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销售团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如同“精兵简政”,在运营效率上取得了突破。

此外,L90和ES8这两款大车的上市节奏,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过去,蔚来习惯于先发布产品,数月后才开启试驾交付,这无疑错过了用户情绪的“峰值期”。

而L90和ES8这两款产品,从核心卖点——前备舱的预热,到技术发布会,再到上市发布会,整个节奏不再拖泥带水,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上市发布会前,门店就提前开启了静态展示和动态试驾,让潜在用户“先睹为快”。

发布会后,更是立即开始交付,让用户的热情得到即时满足,仿佛“趁热打铁”。

这与过往的产品发布节奏,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些细节都证明,蔚来组织内各个环节的体系化效率正在同步提高,而这,正是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基础。

这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稳固方能长久”。

如今的蔚来,在战略上依然坚持正向研发,坚持换电的纯电路线不动摇,如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但在产品定义、上市节奏等战术层面,却能随着市场变化迅速调整,如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它既拥有“长期主义”的定力,又不失“短期执行”的灵活。

“不止于销量”:体系成熟才是蔚来触底反弹的真正底气

蔚来销量回暖后,有人认为李斌终于“听劝”了,变得“接地气”了;也有人认为蔚来“活明白了”,为了生存不惜降价。

这些归因,都仅仅看到了蔚来产品定义、定价策略等“冰山一角”,而忽略了蔚来作为一个复杂体系,整体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这就像是只看到了“庐山真面目”,却没看到“云雾缭绕”背后的全貌。

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从研发到基建,蔚来整个体系正在不断走向成熟,这或许才是其触底反弹的核心原因,也是在造车这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里,继续跑下去的真正底气。

这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也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