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奥迪发布会,光怪陆离,科技感拉满,但最终你只能在手机屏幕前安静地做一只点赞的“云观众”,顺便为自己的旧桑塔纳流下沉默的泪水。有的人开得是概念跑车,有的人每天和公交地铁较劲,但都说自己离电动时代不远了。拜托,你这个每天用充电宝续命的人,和Concept C的700公里续航,八百伏快充,上个厕所还没出来车已满血复活,这种高效你怕是只敢想一想。
最近奥迪像失恋的文艺青年一样,把TT和R8雪藏,转身整出一个Concept C,号称要让电动极品与机械信仰共舞。汽车圈的“美式悲壮”,我们这里叫“精神传承者+超越者”——仿佛TT和R8不是停产而是升仙,Concept C是他们在电动云端的重生。至于消费者?他们顶多就是在评论区感叹“打工有奔头了”,然后继续骑共享单车往返地铁三环。
Concept C的设计灵感,官方说来自1936年的汽车联盟C型车和2004年的第三代奥迪A6。两个时代的影子一拍即合,成了现在这极简锋利的轮廓。你以为是一块金属雕琢,其实是设计师熬夜加班的工伤造型。什么垂直格栅,LED横向四段光带,对——越是科技越是眼花。奥迪四环被演绎得像夜店的霓虹灯,辨识度高,识别难——毕竟深夜停车场,呼啸而过的光带比你的灵魂还漂浮。
说到车身线条,那简直是“建筑学加持下的工科生审美”。肩线更水平,轮拱削边,整个车身一副“椰树牌直男”的干净利落,运动极简主义,只要你忽略奥迪设计总监每晚对着模型自言自语的精神状态。其实买车的人不关心这些,除了键盘侠和汽车媒体。你让我在真皮座椅和羊毛纺织之间选,我还在纠结下个月的房租怎么交。什么奢侈感、未来感、极简主义,换句话说就是设计师和甲方的战争遗迹。
这次车顶创新,被奥迪称为“电动世界里的艺术升降床”。没后窗?无所谓,你本来就习惯于在生活里缺失后路。可电动伸缩Targa硬顶,按下按钮切换敞篷、轿跑造型,是不是很高级?其实大部分人连开窗户都舍不得用力,就怕玻璃掉下来。这些功能除了炫酷,也许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发布会制造点BGM高潮。等量产了,大家在楼下用手机隔着栏杆拍视频,硬顶一伸一缩,车主在朋友圈狂晒,这才是电动时代的社交货币。
内饰嘛,环抱式座舱,折叠显示屏,阳极氧化铝触感,羊毛面料替代皮革塑料。没错,这种环保新贵范,特斯拉都看了要打工。但功能性和简洁性怎么平衡?很简单,多数人选择把手提电脑放在副驾驶,完美契合简约主义。中央通道高耸,把人隔开,死守个人空间——坐奔驰上下车要侧身,坐Concept C你可以正面出击,对方根本看不见你。其实大家对车内饰追求无非是“能睡觉能打游戏”,但厂商总是觉得客户会沉迷建筑美学。
765马力,3.6秒破百,这是宣战不是发布。奥迪出了个新笑话:“只要你敢踩,电就敢冲。”双电机、四驱、大电池,700公里续航、10分钟充370公里,这是有钱人新一代PTSD的来源——没电焦虑?不存在的,充电速度飞起。像我们这种一块电池撑三天的,一路骑得比概念车都轻盈。啥,奥迪还没公布具体动力系统?很正常,其实你也买不到,PPT造车,嘴炮拉满,真正上路那天可能和你搬新家一样遥远。
听说Concept C产地选在博林格霍夫工厂,奥迪要在2027年量产。隔壁宝马、零跑都在慕尼黑车展比肩竞技,这就是电动车圈的“奥林匹克”,赢家请上领奖台,输家请到统计表领失业证明。至于车身尺寸,这种四舍五入不影响穷人生活。整备质量增加了,工程师拍拍桌子说“没事,电动标准下依然领先”,你也只能信,谁让他们是专家呢。
可以一车双魂,TT和R8被合葬在Concept C里,奥迪觉得这叫整合,不如说是“裁员”。燃油被电动取代,市场被新供给统治。等到概念车量产那天,你还在疫情期间微信讨论“情怀”,可是品牌已经开完发布会,准备清库存,甚至都给你安排好了下辆金融产品。
奥迪还说未来两年要铺天盖地发20多款新车,电动化转型打“鸡血”,Concept C不只是传奇致敬,更是色彩斑斓的flag。某种意义上,这是奥迪的“掘墓人”时刻,光环笼罩里其实埋着燃油车的尸体和设计师的碎碎念。等以后金融危机,买不到电,大家继续骑车,顺便在朋友圈晒一下Concept C的照片,证明自己在电动时代曾经有过梦想,美术老师看到都流泪。
说起来,电动时代来临谁都叫好。厂商忙着造梦,用户忙着做梦,汽车媒体一边说“一切皆有可能”,一边下班接地铁。奥迪的Concept C把设计、科技、速度都塞得满满当当,上市发布会像一场中产婚礼,花里胡哨,主角不一定是你。我看,等这车真的量产,你试试摇号或者贷款,搞不好还得先通过一场奥迪遗传基因筛查。
如果你家楼下突然停了一辆Concept C,建议你别直接拍视频发朋友圈,以免被朋友嘲笑“电动时代的精神股东”。毕竟车主大概率已经在某大厦楼上和金融专家探讨二手电池的回收价值了。至于你,继续用旧电动车卡巴卡巴出门,遇到堵车,给奥迪点赞,顺便许个愿,希望公司明年分红涨一点,争取早日把梦想开进停车场。
有网友说:电动时代是科技进步的必然,可惜进步和我没啥交集。奥迪Concept C喊出的“速度美学”,说到底依旧是那些老梗,“时代变了,但我没变”。发布会结束,大灯熄灭,奥迪跑车的精神传承交棒给电动,却没交给你。你只剩两根充电线,一根插电动车,一根插手机,人生的极速和续航就靠“插头”决定了。
结尾留一点希望吧。反正无论电动、机械、燃油、氢能,买不起总有一天会习惯。毕竟这个世界没有你买不起的车,只有你不敢假装的生活。奥迪在路上飞驰,你在梦里亡命。科技是好东西,梦想也是。发布会可以任意震撼,生活依旧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