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有驾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新一轮厮杀,燃油党该醒醒了

7月9号帝豪400万纪念版喊出5.59万起的限时价,这个消息一出来,各位车友群里就炸了锅,有人说这是燃油车最后的良心价,也有人说这是清库存的套路罢了......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有驾

这车,有点意思,但仔细一看配置单,我就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纪念版啊,分明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升级款。核心还是那台1.5L自吸发动机配扭力梁后悬,老车主都知道这套组合的德性:起步肉得像蜗牛爬,过个减速带颠得你怀疑人生。

说实话,当比亚迪秦PLUS DM-i 7.98万起价就能做到亏电油耗3.8L的时候;当五菱星光纯电版杀到8万区间的时候,帝豪这个所谓的性价比在新能源面前真的是有点......劝退

价格游戏里的水分更是深。宣传的5.59万手动挡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你敢信?自动挡落地超过7万,结果给你配个十年前合资车水平的板悬,胎噪大得车主群都在自嘲"开窗听歌更划算",这不是气的蹦起来吗?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有驾

轩逸经典虽然动力也不咋样,但7万出头的落地价配上稳定的二手保值率,至少人家明码标价不玩虚的。帝豪这个纪念标的情怀溢价显得有点空洞了......

现在的消费者都精着呢,六千块差价能对比三个月,增配不加价本质上就是拿最低配当诱饵引流,中高配的实用功能比如360影像还得额外掏钱,这套路在2025年真的不新鲜了。

从实际体验来说,轩逸的"大沙发"确实舒服,2712mm轴距对2650mm,后排空间优势明显,坐满人也不会太挤。但帝豪的仿皮座椅材质比轩逸硬塑料摸着顺心多了,车机互联更是吊打轩逸那个收音机般的屏幕。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有驾

保养成本这块得算清楚:轩逸五千公里一保,帝豪七千五才进厂,开三年省下的工时费够换四条新胎了。但安全配置上轩逸低配五气囊加侧气帘,帝豪入门才俩气囊,这点国产确实得认。

油耗方面轩逸5.99L对帝豪5.62L,实际差那零点几升还不如少洗两次车的钱;二手保值率日系确实更吃香,可六万买的车再保值能多卖几个钱?省下的购置税早就回本了。

网友实测视频最有说服力,过减速带的颠簸画面比任何广告都直观,新能源碾压的时代,燃油车靠换个车标刻个数字就想突围?这路走不远了。

百万销量5万起售,帝豪、轩逸出新款,燃油党闭眼买?-有驾

上市当天4S店直播,连销售都支支吾吾说不清纪念点在哪,懂车的人早就转去隔壁试驾秦PLUS了。真要图便宜,不如直接买老款库存车,省下的钱够加两年油......

这个时候还在纠结燃油车品牌标?就像用诺基亚拒绝智能机一样。轩逸像穿了三年的旧睡衣——舒服但破洞了;帝豪是商场新款基础款——便宜还带点设计感。

坐进轩逸像回到驾校教练车时代,帝豪车机开机那声"你好"至少让你觉得这钱没白花。车标又不能贴油箱上抵油费对吧?

各位车友,现在六七万买家用车,你们觉得是该选择稳妥保值的轩逸,还是配置丰富的帝豪呢?或者干脆加点钱直接上新能源?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