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神翻车说起:马路才是终极黑暗森林,技术再好不如保险买高

讲真,车圈最近的大事儿,不是哪个品牌又掀桌子了,也不是哪个老板又在直播里哭了,而是车评界的雷电法王,“陈震同学”,一个能把拖拉机开出劈弯质感的男人,居然在一条平平无奇的马路上,把自己给怼了,还摊牌了,是个全责。

从车神翻车说起:马路才是终极黑暗森林,技术再好不如保险买高-有驾

这事儿一出来,简直比新车发布会还有乐子。大家不是在关心他伤得重不重,车修要多少钱,而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艺术般的群嘲。为什么?因为反差感,一种堪比三体人看见地球人点火都费劲的荒诞感。你一个浓眉大眼的驾驶之神,天天在赛道里玩儿闪电战,教育我们这些凡人什么是走线,什么是G值,结果你在人间道上,跟一个普通大哥玩起了碰碰车?这不就是修仙小说里,渡劫期大能下山买菜,结果被板砖拍晕了吗?道心直接破碎。

我们必须理解一个核心的世界观:当下的公共马路,根本就不是一个讲道理、讲技术的地方。它是一个黑暗森林,一个玄学斗法场。你开车的技术再好,能好过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不能。人家的移动方式是任意门,走位是薛定谔的猫,判定逻辑更是道诡异仙。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标准,交警叔叔的责任认定天平就能直接倾斜到马里亚纳海沟。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我早就说过了。

所以陈震这个事儿,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是世界观的崩塌。他,以及所有迷信“驾驶技术”的人,都误判了战场的性质。公共道路的唯一法则,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得默认周围所有人都是潜在的自爆卡车。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渡劫。你的金钟罩铁布衫,不是你的车身钢架,而是你的保险额度和一颗随时准备认怂的心。

这时候,就得用我一个中年人的视角来介入了。因为我真的见过太多“高手在民间,小丑在殿堂”的魔幻场景。我见过一个开着老捷达的大哥,在晚高峰的环路上,用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硬是把自己塞进了两个车之间不到十公分的缝隙里,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旁边的蔚来ES8看得目瞪口呆,车机NOMI估计都得重启一下才能理解刚才发生了什么。你跟这位大哥讲驾驶技术?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他的字典里没有技术,只有“能过”和“不能过”。但能过,就是能过。

从车神翻车说起:马路才是终极黑暗森林,技术再好不如保险买高-有驾

陈震老师这次“不装了,摊牌了”,其实是件大好事。他用一次亲身实践,给所有他的信徒们上了一堂价值千金的玄学课:在马路这个大型草台班子上,你扮演的角色不是车神,而是孙子。你的核心任务不是秀操作,而是祈祷别的演员别出岔子。大家都是演员,都在表演一个叫“文明驾驶”的剧本,但总有人喜欢即兴发挥。

当然,有人会说,你看他态度多好,主动承认全责,真男人。是是是,态度是很好,但这个行为的解读,就得上升到品牌玄学层面了。“陈震同学”这五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一个IP。这个IP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真实,是接地气,是“虽然我很牛逼,但我跟你们一样”。这次事故,就是一次完美的品牌价值维护。如果他遮遮掩掩,或者甩锅给路况,那他的人设就崩了,那个“神”的形象就有了裂痕。但他非常“悟了”,直接躺平,把一个负面事件,转化成了一次“看,神也会犯错,但他勇于承担”的正面公关。这一手操作,比他任何一次赛道刷圈都漂亮。坏了菜了,又让他给装到了。

从车神翻车说起:马路才是终极黑暗森林,技术再好不如保险买高-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损。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车圈的一切行为,最终都可以被解构为营销。不务正业,才是最大的正业。

所以这事的最终结论是什么?是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是提醒大家要敬畏生命?别扯这些正确的废话了,太阳底下没新鲜事。这事的唯一结论就是,别太信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别信什么驾驶技术能保你平安,也别信什么智能驾驶能让你躺平。真正能保护你的,只有两样东西:第一,是你那颗永远把别人当成“颠了”的小心翼翼的心;第二,是你的保险公司在你出事后给你打钱的速度。

其他的一切,都是花里胡哨,都是在给你提供一种情绪价值。就像奔驰的价值在于那个三叉星,特斯拉的价值在于马斯克给你画的那个火星大饼。你会买特斯拉,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跟它会不会自燃没半毛钱关系。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陈震老师撞了车,是他修行路上的一道坎,过去了,修为还能精进。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就别瞎操心了。赶紧看看自己的车险到期了没,三者是不是买到三百W了。毕竟,在马路这个修罗场上,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