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看车圈:别扯什么技术创新,这叫渡劫失败

讲真,最近那个电池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的视频,我看完第一反应不是什么技术创新,而是感觉整个车圈的脑洞,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修仙纪元。

这不叫创新,这叫渡劫失败,临死前把自己的金丹吐出来炸别人。

你以为的核心是“规避汽车自燃”,但人家真正的核心是“风险的乾坤大挪移”。车烧了,是车企的产品质量问题,赔钱、道歉、上热搜一条龙服务。但如果这块几百公斤的“能量砖”被弹射出去,在马路中间表演原地升天,把路边的花花草草或者别人的车给点了,那性质就变了。

诶,这就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了,这是公共安全事件。

你看,通过一个小小的弹射,车企成功地从一个被告,摇身一变成了事件的受害者之一,甚至还能挤出两滴眼泪说:“你看,我们为了保护用户,都做到这个份上了。”

这思路,简直是法务部和公关部手拉手想出来的天才设计,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

把一个确定性的、自己的锅,变成一个随机性的、社会的锅。这不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吗?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少林寺给炸了,大家一起出家,问题就解决了。

有人说,这玩意儿引出的隐患太多了。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块几百公斤重、还在持续喷火的玩意儿,你管它叫电池包,我管它叫“飞行燃烧弹”,在隧道里弹射,那是生化攻击;在市区里弹射,那是无差别物理攻击;砸到旁边的老头乐,那更是火星撞地球。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到时候车主和车企怎么解释?说这是我们最新的“赛博飞升”功能,正在进行无差别公测?

简直是脑子被门挤了才能想出来的天才设计!

更搞笑的是讨论它能不能量产。朋友,你思考这个问题的瞬间,你就输了。

你还在第一层,纠结于什么液压驱动、电磁驱动、热失控预警协同,人家早就飞到第五层,在平流层笑看你们这些凡人。

这个设计的核心目的,可能压根就不是为了量产。

中年人看车圈:别扯什么技术创新,这叫渡劫失败-有驾

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压缩毛巾”式营销。看着一小坨,扔水里,“嘭”一下,变成一个巨大的、印着“技术创新”四个字的宣传海报。它的使命,在那个视频被你看到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新势力发布会PPT轰炸过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什么固态电池、智能座舱、城市NOA,这些东西在实现之前,它们首先是一种“品牌玄学”的建筑材料。车企需要不断地拿出一些让你“不明觉厉”的东西,来构筑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哪怕这条河是挖在PPT上的。

“你看,我们能把电池弹出去,他们行吗?”

中年人看车圈:别扯什么技术创新,这叫渡劫失败-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你说这玩意儿会增加制造成本,侵占车身空间?哎呀,不装了,摊牌了,这都不是事儿。只要能把股价拉上去,别说在底盘加个弹射器,就算加个任意门,说能把司机直接弹射到马尔代夫,都有人信。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我给它装了个弹簧,一按开关整个车都能跳起来。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天才,现在看,车企的工程师可能跟我小时候一个心智水平。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所谓的终极解决方案——优化电池化学体系。

这个说法,政治正确,逻辑完美,就像每次体检报告最后的建议都是“清淡饮食,加强锻炼”一样,谁都知道,但谁都做不到。

固态电池,喊了多少年了?每年都说是“量产元年”,结果每年都是“明年再说”。这玩意儿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跟修仙小说里的“飞升”是一个概念,理论上存在,但谁也没见过。

车企把这些高大上的名词挂在嘴边,本质上是一种“画饼”。他们一边卖着现在这个还有点“脾气火爆”的液态锂电池,一边告诉你:“别急,我们正在憋大招,未来会很安全。”

这套路熟不熟?像不像你老板一边让你996,一边跟你说等公司上市了你就能财富自由?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了。一个电池弹射,怎么能扯到修仙和掀桌子上?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本身不就够魔幻的吗?

真正的核心是,当下的新能源市场,已经杀红了眼。大家不是在做产品,而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你卷价格,我卷配置,他卷服务,现在有人开始卷“死法”了。

中年人看车圈:别扯什么技术创新,这叫渡劫失败-有驾

这就像两个道诡异仙在斗法,你以为他们在比谁的道行高,实际上他们在比谁疯得更彻底,谁更不把自己当人。

所以,那个电池弹射,你不能用理性的、技术的眼光去看它。你得用看B级片的眼光去看。它不解决问题,它只制造奇观。它不追求安全,它只追求在出事后能有一个更帅的姿势。

但你别说,这思路虽然野,但确实有点掀桌子的意思。至少它敢于承认一件事:我的电池,确实可能会炸。这份坦诚,比起那些天天说自己电池“永不起火”,结果烧起来比谁都旺的品牌,是不是还显得有那么一点点……朋克?

所以说到底,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什么固态电池,而是让消费者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电车,就是个概率问题。今天你没烧,明天他烧,只要别烧到自己头上,那就是岁月静好。

而这个“绝命弹射座椅”for电池版,就是把“别烧到我头上”这个核心诉求,做成了物理外挂。它把一个薛定谔的燃烧,变成了一个确定性的抛弃。

中年人看车圈:别扯什么技术创新,这叫渡劫失败-有驾

是不是突然觉得它好像又有那么一丝丝合理了?

你看,荒诞的尽头,就是现实。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