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

现在大家手头宽裕了,琢磨着换台好点的车,预算放到三四十万这个区间,选择可就太多了。

这时候,各种宣传就铺天盖地地来了,什么“移动的客厅”,什么“公路上的头等舱”,听得人眼花缭乱。

其中,凯迪拉克CT6这台车,一直有个非常响亮的标签,那就是“静音”。

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厂家吹出来的噱头,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有驾

毕竟,谁也不想花一大笔钱,最后买回来个“宣传图仅供参考”的玩意儿。

今天,咱们就用最平常的话,把这台车的静音表现以及方方面面,给大家捋一捋,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一台车的安静与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车门做厚实点就完事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得从好几个方面下手。

凯迪拉克CT6在这方面,可以说下了不少真功夫。

它用的方法,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物理隔绝”和“主动出击”两套组合拳。

先说这个“物理隔绝”,就像咱们给家里装修,要想不被邻居吵到,墙壁里就得塞隔音棉,窗户得换成双层甚至三层的。

CT6也是这个道理。

它在车窗玻璃上就用了心思,全车很多地方都用的是双层夹胶声学玻璃。

这种玻璃中间有一层特殊的隔音膜,能有效地把风声这种高频噪音给挡在外面。

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有驾

你把车窗升起来那一瞬间,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不少,路边行人的说话声、旁边车道的胎噪声,一下子就弱下去了,这种感觉是非常明显的。

除了玻璃,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车门板内部、车底盘、轮拱罩后面,都塞了大量的隔音材料。

这就等于给整个车厢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隔音棉袄”,把从路面传上来的振动和噪音最大程度地吸收掉。

但是,光靠堵,是堵不住所有噪音的,尤其是一些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噪音,比如发动机在某个转速下发出的那种“嗡嗡”声。

这种声音穿透力很强,光靠隔音棉效果有限。

这时候,CT6的第二套拳法,“主动出击”,就派上用场了。

它全系都标配了一套叫ANC主动降噪的系统。

这玩意儿听起来挺高科技,但原理跟我们现在很多人用的降噪耳机差不多。

车里面装了好几个麦克风,它们就像耳朵一样,时刻听着车厢里的噪音,特别是那种有规律的发动机轰鸣声。

一旦捕捉到这种噪音,车载电脑就会立刻计算,然后让车里的Bose音响发出一道和噪音振幅一样、但方向正好相反的声波。

这两道声波一碰上,就互相抵消了。

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有驾

结果就是,那烦人的“嗡嗡”声,还没传到你耳朵里,就被“干掉”了。

所以很多人开CT6会觉得,这车的发动机声音怎么这么小,其实一部分是发动机本身运转平顺,但更重要的,是这套主动降噪系统在背后默默地帮你把噪音给“过滤”掉了。

根据一些专业媒体的测试数据,CT6在时速60公里行驶时,车内的噪音分贝值大概在55到57分贝左右,这个成绩已经可以和一些价格贵得多的更高级别豪华车掰手腕了。

当然了,车无完车。

CT6为了营造这种安静舒适的氛围,也必然在其他方面有所取舍。

咱们不能光听好话,也得看看它的短板自己能不能接受。

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它那个庞大的车身。

车长超过了五米二,轴距也超过了三米一,这个尺寸让它在路上开起来非常有气场,高速行驶的时候也特别稳当。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么大的车,在咱们国内很多城市里开,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或者设计得比较紧凑的地下停车场,简直就是一场考验。

每次找车位、倒车入库,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一不留神就跟旁边的柱子或者墙壁来个亲密接触。

对于那些从小型车或者紧凑型车换过来的朋友,刚开始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大船”一样的感觉。

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有驾

其次,就是它的后排空间。

按理说,这么大的车,后排空间肯定小不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它的后排腿部空间非常宽敞,坐两个人,跷个二郎腿都绰绰有余,绝对是行政级的享受。

但问题出在中间那个位置。

因为CT6是后轮驱动的,车底盘中间必须有一根传动轴把动力传到后轮,所以它的后排地板中央有一个很高很宽的凸起。

这就导致如果后排需要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乘客的体验会非常糟糕,双脚只能岔开放在凸起的两边,时间一长肯定不舒服。

所以,如果你的用车场景经常需要满载五个人长途出行,那CT6的这个特点就必须得认真考虑一下了。

再来说说它的驾驶感受。

它用的是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10速自动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从参数上看很漂亮,实际开起来,它的性格更像一个沉稳的中年人,而不是一个热血小伙。

油门踩下去,动力是源源不断地输出,但整个过程非常平顺、线性,不会有那种很突兀的闯动感。

别再吹了,凯迪拉克CT6的静音神话,我用分贝仪测给你看-有驾

它不会像有些德国车那样,油门稍微深一点车就往前猛地一窜,给你很强的感官刺激。

CT6追求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加速体验,动力储备足够,但它不会用很暴躁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种调校风格,对于那些喜欢安稳舒适驾驶的人来说是优点,但对于追求驾驶乐趣、喜欢那种“人车合一”的操控感和强烈推背感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它少了一点激情。

最后,咱们来聊聊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价格和性价比。

提到凯迪拉克,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词:“性价比高”。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新车价格优惠幅度比较大,导致它的保值率相对德系的奔驰、宝马、奥迪来说要弱一些。

但换个角度看,这对于购买者来说,尤其是考虑二手车或者准新车的消费者,反倒成了一个巨大的优势。

现在市场上,一台车况非常不错的准新CT6,可能三十多万就能拿下。

你用这个价格,去看看同级别的BBA,可能只能买到它们低一个级别的车型,比如宝马3系或者奥迪A4L的中低配。

而CT6给你的,是一台尺寸更大、级别更高、配置也更丰富的C级行政轿车。

像前面提到的主动降噪、Bose音响、全景天窗这些,在CT6上很多都是标配,而放在同价位的其他豪华品牌上,很可能都需要你额外花钱选装。

这种实实在在的价值感,对于越来越理性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大家现在买车,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一个车标去买单,而是更看重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到底能换来什么样的产品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凯迪拉克CT6无疑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它用更亲民的价格,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豪华、舒适和静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