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车企话术!北京科协警告:L2.9级辅助驾驶竟是“过度包装”

2025年5月4日,北京市科协联合多部门发布4月“科学”流言榜,直指当前车主对辅助驾驶的致命误解——误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甚至有人在行车时玩手机、睡觉。这一警告迅速引发热议,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令人心惊。

揭秘车企话术!北京科协警告:L2.9级辅助驾驶竟是“过度包装”-有驾
揭秘车企话术!北京科协警告:L2.9级辅助驾驶竟是“过度包装”-有驾

技术分级:辅助驾驶≠甩手不管

根据我国2022年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L0-L2级均为“辅助驾驶”,驾驶员仍是责任主体。即便车辆配备车道保持、自动跟车等功能,也需双手不离方向盘、全程紧盯路况。而L3级以上才算“自动驾驶”,但现实中连L3都未真正落地,市面最高仅L2级。

车企“文字游戏”遭痛批

部分车企为营销造势,抛出“L2+”“L2.9”等模糊概念,营造“准自动驾驶”错觉。北京科协直言这是“过度包装”,即便未来达到L3级,也仅限特定场景使用,驾驶员仍要随时接管。此前小米汽车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布安全倡议,均折射行业对乱象的反思。

血的教训:别拿性命赌技术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年因误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事故激增。有车主高速上开启功能后刷短视频,车辆突遇障碍却无人接管,最终酿成惨剧。专家强调,现阶段的辅助驾驶本质是“高级预警工具”,而非“替身司机”。

观点:技术越炫,责任越重

车企在宣传时需少些“画饼”,多些坦诚。消费者更应清醒:再智能的车,也扛不住人为疏忽。毕竟,方向盘后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数据来源:北京市科协、工信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