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爆单,有人眼红,有人叫好,还有人在琢磨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最近网上关于YU7的讨论可是热闹得像过年,什么“车规级纸巾盒”,“消费级芯片”,还有那“零重力座椅卡腿”的梗,简直是大型找茬现场。说白了,这就是竞争对手的酸葡萄心理嘛!你卖得好,我就得鸡蛋里挑骨头,最好把你搞臭,自己好上位。
但说真的,与其费尽心思找茬,不如好好学学雷军的YU7发布会,这才是正道。毕竟,黑一个YU7容易,造出一个爆款难啊!就像网友说的,就算YU7真有什么缺点,消费者心里也有数,人家还是愿意买,凭什么?
你想想,现在市面上二十到三十万的车,配置其实都大差不差,续航、加速、智能驾驶,这些都差不多,哪家还能玩出花来?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其实是那些贴心的小细节。YU7的磁吸充电,化妆镜带美颜,座椅下面的小抽屉,这些才是戳中用户痛点的地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在雷军的发布会上却成了打动人心的利器。他讲得绘声绘色,每个功能都像是为用户量身定制的,满满的情绪价值,让人感觉不买都对不起自己。
反观有些车企CEO,发布会开得像念经,优点说不出来几个,缺点倒是暴露了不少,这怎么能让消费者掏钱呢?就像网友吐槽的,有些发布会看完,感觉车没记住,槽点倒是记了一堆。
说到底,买车,尤其是三十万这个价位的车,很多时候买的不是功能,是感觉,是情绪价值。以前大家追捧BBA,现在大家喜欢YU7,都是一样的道理。谁能让消费者感觉良好,谁就能赢得市场。现在这年头,用户体验至上。与其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如多花点心思琢磨用户到底想要什么。雷军这招“用户思维”,才是其他车企CEO最该学习的。
这就像谈恋爱,你总盯着对方缺点,这不好那不好,最后肯定得分手。与其抱怨,不如想想怎么让对方开心,这才是长久之计。
现在YU7卖得这么火,其他车企与其酸溜溜地找茬,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输在哪儿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一个纸巾盒,一个芯片吗?我看未必!归根结底,还是用户思维的差距。
想想看,如果你的车也有那些贴心的小细节,发布会上也能把用户体验讲得感人肺腑,消费者还会去买YU7吗?这就像一道选择题,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是两款车,一款性能差不多,但细节用心,另一款性能略好,但缺乏人情味,你会选哪个?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啊,各位车企CEO们,与其纠结YU7的缺点,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提升用户体验,怎么讲好自己的故事。别老想着怎么黑别人,先把自己做好才是硬道理。不然,就算YU7倒下了,受益的也不一定是你们,市场上还有其他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呢!到最后,可能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家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