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的汽车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挺热闹,主角就是那款家喻户晓的日产轩逸。
这款车在中国卖得有多好,想必不用多说,常年霸占着轿车销量榜的前几名,被称为“家轿之王”一点也不夸张。
就是这么一款国民神车,最近在国家工信部的网站上,把它新款的模样给提前曝光了。
这新照片一出来,大家一下子就议论开了,这新款轩逸,到底变了些什么?
它还能不能继续保住自己在家用轿车领域的地位?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到尾,好好聊一聊。
首先,变化最大的,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它的这张“脸”。
以前我们印象里的轩逸,总是一副温和、稳重、没什么脾气的样子,就像个踏实过日子的邻家大哥。
但这次,这位“大哥”好像是去健了个身,顺便还做了个时尚造型,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头正中间多了一条贯穿式的LED灯带,从左边大灯一直连接到右边大灯,把整个车头都点亮了。
这种设计现在非常流行,晚上开车出去,辨识度特别高,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它。
灯带下面,还有几道斜着下来的日间行车灯,造型很犀利,有点像猛兽的獠牙,让整个前脸看起来精神了不少,甚至带了点攻击性。
可以说,新款轩逸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和过去的“中庸”形象说再见了,它想告诉所有人,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它也可以很潮、很运动。
车尾的设计也跟上了潮流,换上了同样是贯穿式的尾灯,和车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呼应,整体感非常强。
外观变得这么彻底,那它的“身材”和“骨架”有没有跟着变呢?
根据申报信息上的数据显示,新款轩逸的长宽高分别是4656毫米、1825毫米、1448毫米。
和现在在售的车型比起来,长度增加了4毫米,宽度增加了10毫米。
这个变化有多大呢?
说白了,就跟你穿的衣服稍微厚了一点点差不多,如果不是把两台车并排放在一起用尺子量,肉眼基本上是看不出区别的。
而真正决定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腿部舒不舒服的关键数据——轴距,新款轩逸依然保持在2712毫米,一毫米都没有变。
这就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次的新款轩逸,并不是一次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的全新换代。
它更像是在原来那副成熟可靠的“骨架”上,进行了一次深度的“精装修”。
这个做法其实很聪明,也很现实。
现在全球的汽车厂家都在拼命地往新能源、电动车方向砸钱,研发成本非常高。
所以在燃油车上,他们就会选择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方式来更新产品,那就是在现有平台上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和升级。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新鲜感,又能很好地控制成本,保证车辆的最终售价不会涨太多。
对于轩逸来说,它那个被大家称赞为“移动大沙发”的舒适乘坐体验,根基还在,这一点大家应该可以放心。
聊完了面子和里子,我们再来看看最核心的部分——它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
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新款会不会换上更强劲的动力?
从目前国内的申报信息来看,答案可能会让一些追求动力的朋友有点小失望。
新款轩逸在中国市场将继续使用那台大家非常熟悉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的也还是那台主打平顺省油的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功率99千瓦,也就是135马力。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老实说,算不上亮眼,甚至有点偏保守。
现在很多国产车,用的都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参数要比轩逸漂亮得多。
那么,日产为什么还要坚持用这台老搭档呢?
其实,这背后是日产对轩逸目标客户群体的精准把握。
他们很清楚,买轩逸的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最看重的是什么?
不是零百加速有多快,也不是开起来有多刺激,而是省心、耐用、省油。
这台1.6L发动机虽然技术不算最新,但它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市场检验,最大的优点就是质量稳定可靠,不容易出毛病,而且保养维修的费用也相对便宜。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车子是一个大件,买回来是希望它能安安稳稳地服务很多年,而不是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
从这个角度看,日产的坚持,其实是一种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回应。
但是,市场环境毕竟是变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轩逸的老对手,像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也都在不断更新换代。
更重要的是,来自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以比亚迪秦PLUS为代表的新能源插电混动车型。
这些车,可以用电,也可以用油,日常上下班通勤,如果家里充电方便,几乎可以不花油钱,用车成本非常低。
而且它们的动力表现通常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要好,起步加速很快。
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仅仅靠着换一张更年轻的脸,和一颗虽然可靠但动力平平的“心脏”,轩逸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稳坐钓鱼台,确实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次改款,可以看作是日产在激烈竞争下做出的一次积极应对。
它试图通过一个更符合时代审美的新设计来吸引眼球,同时守住自己舒适、可靠、经济的传统优势。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面对一群招式新奇的年轻对手时,没有选择去学那些花哨的新功夫,而是把自己最擅长、最扎实的内功又修炼了一遍,同时换上了一身更时髦的行头。
这一招到底灵不灵,最终还是要看广大消费者的选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