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DM-i智驾版要上市了,记得我之前试驾那台老款,续航大概也是120-130公里左右(估算,样本少),但实际上除了城里通勤,真用它跑长途,感觉略有限。官方把纯电续航拉到160公里,我心里觉得压力大了。毕竟,冬天加空调,续航会大打折扣,没那么强。你知道,有个朋友硬说,你看纯电的续航都比这个长那么多,说实话,这车搞纯电很划算。但是我自己试着算了算,一个正常家庭日常用,短途用纯电,倒也可以,但想跑远点,还是得靠油电混一体。只是觉得比亚迪很厉害,他们把续航提上来了,也表现出了竞争力,不然就靠哎呀,电池技术还没突破这些借口,谁会买?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新车的轮毂设计更运动了,黑化轮毂和低调的新银色,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为什么主打的琉光银会比霁蓝或者深灰更吸引我一些?可能是我对低调金属色的偏爱吧?还是觉得看得舒服。
轴距竟然没变,是加长了车身长度35mm(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一开始还以为轴距也变大,结果真的是长身面子不长肚子。这样的微调,主要就是给后排腾点空间,特别适合我这种带娃的,要不然储物空间都成问题。你是不是也觉得,微调不一定是坏事,反倒能带来更实在的用车体验?
智能驾驶这块真是亮点。大灯顶部那颗激光雷达,细节能看出比亚迪越来越偏向自动化,未来可能会更智能一点。有的朋友说,国产车能做到这些技术,简直就像小时候用的玩具变成了高端装备。比如高速NOA(全场景领航),还是挺实用的。每天上下班堵车,开启个自动巡航,下班到家,省不少力。可我会问:你觉得这个自动启停、自动刹车,还能用几年?还是说很快会被淘汰?我心里其实有点疑问,毕竟,软件软件,OTA(远程升级)这种方式看起来像科技的外挂,但硬件和算力才是真根基。
我还注意到内饰升级了,新增霞绯红配色,实车会不会很抢眼?我猜这个深红调调,既不失格调,也不会像某些车内的哗啦啦那样太花哨(这段猜测不一定准,但我觉得色彩搭配挺关键的)。中控的电子怀挡,倒是省了不少空间,还挺顺手。副仪表台那块?用磨砂和镀铬按键,感觉很实在。问一句:你们会不会觉得,内饰的细节造工其实比硬件配置还更容易打动人?我自己就喜欢那些带点暖色调的设计,感觉心情都好一点。
再来说动力,1.5T发动机115kW最大马力,电机200kW(估算,这个输出量不低),纯电续航160km其实挺强。你试过那种,你车子一充满电,就大概可以跑个一两百公里的感觉吗?我想,很多家庭,早上充一次,通勤一个月都不用担心续航。只是一想到冬天阴天,电池容量可能会缩水,我就觉得这个可持续的时间要打个折。新车还疑似搭载云辇-C+后五连杆底盘,提高了滤震表现。很多人问:这到底是噱头还是实用?我自己猜,仓库里那些高大上的底盘设计,都比不上在日常用车中,能感受到的舒适。
面对市场竞争,唐DM-i智驾版能站得稳吗?领克08的操控、理想L6的家庭便利、魏牌的豪华感、小鹏G9的充电速度……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其实我觉得,唐这个车的优势在于平衡,既有空间,也有智能,还能体现一定的家庭宽裕感。特别是价格,那么多个实力派竞争对手,2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真是杀得天翻地覆。这次升级,既不偏向单一性能,也不盯着某块亮点,像是找了个黄金中间值。
我就在想:如果让我来定价,20万内算是真香,那么这个空间、续航、智能的组合,算不算刚刚好?实际价格要看国家补贴、地区调价,那空有技术再好也怕随风飘。对了,你觉得未来你会不会考虑买辆这样的车?或者说,你心里最理想的家庭SUV,长什么样?
我还在琢磨一个问题:这样的技术,真正能用几年?会不会像手机一样,三年一换?还是像某个品牌的老爷车,耐用得像传家宝?这些想法,除了硬件硬不硬,软件能不能跟得上?似乎比我想象中更复杂。
(这段先按下不表)话说回来,车内冰箱这个设置是真的贴心,夏天一箱冰饮料,冬天热咖啡,对我们这些用车多的家庭,真是个贴心细节。你觉得车内增加这样的人性化设计,是不是在无形中拉近了用户?或者说,是不是会让我觉得这车好像专门为我设计?
最令人好奇的还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智能驾驶、安全性,到底谁能在这个战场上赢得更多?就我个人观察,很多人对未来自动驾驶的幻想很大,但现实距离还差几代成熟。你会相信自动驾驶到明年就能完全实现了吗?还是觉得,还是要多靠人自己盯着。
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快,我有时候真不想再琢磨各种硬件参数,只想开着车,靠车里的智能,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你平时开车,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聪明驾驶帮忙的瞬间?或者,自己有一套最喜欢的操作惯?我觉得,技术再先进,也比不过操作惯的熟练和信赖。
就这样,未来的家庭SUV,或许它不仅要会开车,还得懂你心里的那点小烦恼,谁知道呢?或许哪天,一台车真的能像朋友一样,知道你心情的转变,就像人在车内那最后一段细节,才更让人觉得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