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剑齿虎ADXTG400,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杀气,几乎拿下所有账面数据优势,与本田ADV350可谓全面对标,可实际市场表现却是另一回事。就这款号称“技术狂魔”的车型,上市后却发生了让人扎心的事情——不说惨淡了,最起码没打出它的气势。这车到底输在哪里?
作为一个摩友,刚攒够预算准备买台中排量踏板车,预算呢卡在四万到五万之间,既想日常通勤用得得劲,还盼着能偶尔跑跑摩旅,最好还能过些轻度越野,听着这需求,三阳剑齿虎貌似是个挺合适的选项哈。这车吧,配置是相当有排面,你瞅瞅它的账面数据:399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26kW,链条传动可调式气门,还玩起了固锁式发动机车架——对标本田,咋看怎么都得说一句“嘶,硬核呀”。就连那些看车评的视频,看完都得感叹:“这车是个狠角色”。
可为啥消费者不买账呢?这是一个苦涩的现实。本田在全面销量碾压,剑齿虎却只能眼巴巴望着市场,那种失落感咱摩友都感同身受。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很大程度还是因为细节和定位出了点问题。
定价这事,真是伤不起喽
你说,摩托车市场是不是有点讲究套路?像三阳这样平时打的都是“高性价比”的旗号,但剑齿虎400刚一公布价格,直接定在了46980元。这定价,等于是硬生生把自己推到了本田ADV350的旁边。本田那个品牌吧,口碑它就是响,刀工细,保值率高,认这牌子的摩友实在太多了。反观三阳,溢价能力真不够贵4600元,你说摩友咋能下得了决心?这账一算,谁还觉得自己图便宜的时候会选三阳?
定位真是有点尴尬
用踏板车的摩友多数图省心呗,骑踏板就是为了通勤方便,顺便还有点娱乐需求。结果剑齿虎搞了繁复的操作,链条传动是硬核无疑,但野外维修比皮带传动麻烦,整车又重达213kg,平心而论,给通勤的用户压个这种重量,操控门槛高了。而说越野的人吧,盯着它踏板车的底子,发现还没采用辐条轮毂,心里立刻就打消了热情。多一能不代表受众群体就大了,小众但不精,鱼和熊掌最终没啥都捞上。
细节,掉链子了
就拿这个13L油箱容量来说,咋想咋不对头。这么大排量,真心续航差点意思。跑长途,油表报警频率估计得比你车载音乐重播还勤。至于仪表,用还是传统的LCD屏幕,不支持导航投屏,这也是拖后腿了,与那些TFT智能仪表装备的竞品一比,显得就没那么未来感了。再看扶手挡风罩,设计实在不耐撞,搞不好摔一下就得送修。诸如此类的问题吧,就是那种日常打交道后让你心生嫌弃的小槽点。
说个题外话,其实从技术堆料上剑齿虎绝不差。但摩友买车,不只是看技术,有时候技术甚至是少数派的事。大多数用户吧,还是先考虑自己钱花对地方没,骑得舒不舒服,品牌后劲够不够硬。这时候你再看市场这脚投票的力度,就有点明白为啥剑齿虎不行了。
市场和创新之间需要平衡
本田就妙得很,尽管数据上被剑齿虎压了一头,这牌子居然没慌。定价亲民,核心卖点更稳——城市通勤它舒坦,轻度摩旅它拿手,跌了还能修零件又不贵,人家这是踩点精准。反观三阳,挺想干些不同但最终没找对门路。用户的信任哪里是那么好争取的,这一失手可能就直接被市场判了“死刑”。你说要改怎么改?给个建议呗,别光注重技术指标,用心揣摩摩友的需求,不然创新说白了就是白忙活。
或许我们也该从这错失中摩托车的竞争真的不是单纯的资料里你高我低这么简略,还真是商品、体验、品牌三件事绕不开,总得有一个均衡。没准这才是留给未来造车人的更广泛的启发呢,咋整这些问题,还是得有点生活里的智慧哈,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