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魔幻的故事,关于钱,关于拧巴,也关于一个77岁的老牌跑车贵族,如何在新世界里左右互搏,艰难求生。
故事的主角叫莲花,或者说路特斯,你爱叫哪个叫哪个,反正都是一个意思。
最近它搞了两个大新闻,一个是上半年财报出来了,卖了2800多台车,搞进来2.18亿美刀,毛利率也上来了,看着一片欣欣向荣。另一个是,它又搞到了5亿美刀的融资承诺。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就特别有意思了。
正常人的逻辑是,我业绩好,我牛逼,所以资本追着我送钱。
但现实世界里的逻辑往往是,我需要钱,我非常需要钱,所以我必须做出一个业绩好的样子,去告诉资本,我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只是暂时蹲着,你给我一笔钱,我马上就能跳起来给你劈个叉。
莲花就处在这个奇妙的叠加态里。
你说它不行吧,它升级版的纯电SUV ELETRE,第二季度在中国一开卖,直接干成了高端纯电SUV细分市场的第一名,高净值人群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地刷了卡。这直接把交付和收入两个数据拉了起来,甚至在英国,它在8万英镑以上的豪华电车市场,份额也从5%干到了12%。
这战绩,放任何一个新势力身上,都够开一场香槟塔派对,然后让公关写一万篇“王者归来”的通稿了。
但莲花不敢,因为它心里慌。
慌什么?慌的是宏观环境。财报里有一句特别实在的话,叫“超高端豪华电动车在全球的渗透率不及预期”。
翻译一下就是:富哥们对纯电这玩意儿,还是有点嘀咕。
这就非常尴尬了。莲花可是最早一批喊出“All in纯电”的超跑品牌,EVIJA、ELETRE、EMEYA,一套纯电三连直接把后路给断了,摆出了一副“我命由我不由天,油车时代去你爹”的决绝姿态。
结果呢?市场用冷冰冰的数据告诉它,孩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那些真正手握重金的买家,他们可能欣赏你拥抱未来的勇气,但掏钱的时候,还是会犹豫一下这玩意儿充电方不方便,续航虚不虚,开出去会不会没有了内燃机的轰鸣就丢了灵魂。
所以,莲T斯科技的CEO冯擎峰说,我们注意到,超级混动技术发展非常迅猛。
你品品这句话的艺术。
这不是打自己脸,这是成熟,是向现实低头,是打不过就加入。
于是,一个叫“路遥”的超级混电技术就光速发布了。这操作的骚气指数直接拉满,上一秒还是纯电的坚定信仰者,下一秒就成了“混动也很香”的实用主义大师。
这不是对纯电的背叛,而是对人民币的尊重。
它要用一个既能满足性能狂热,又能消除里程焦虑,纯电续航超300公里,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充电还搞出个5C“双闪充”概念的混动产品,去把那些对纯电心存芥蒂的客户,重新拉回自己的饭桌上。
这套左右互搏的拳法,看得人眼花缭乱。一边纯电在中国卖爆,一边又回头搞混动安抚全球。
这种战略上的拧巴,背后其实都是钱闹的。
那5亿美刀,来路也很有讲究。3亿是跟外面的投资机构ATW Partners签的可转债,2亿是亲爹吉利给的信贷额度。
一个是市场化的国际资本,跟你讲的是增长、回报和退出机制,你得用漂亮的PPT和不断攀升的数据去满足他们的想象力。
另一个是来自股东的战略输血,跟你讲的是长期主义和协同效应,你得服务于整个集团的宏大叙事。
两股钱,两种期望,压在身上,逼着莲花必须既要、又要、还要。
既要用纯电的故事去撬动资本市场的估值,又要用混动的销量来保证当下的现金流和利润。既要讲中国市场的爆发增长,又要讲全球市场的稳健布局。
所以你再看它那些布局,就都明白了。
比如,财报里提了一嘴,路特斯机器人要去沙特搞Robotaxi。
这棋下的就很高明。
很多人觉得智能驾驶就是“开城”,今天开50个,明天开100个,好像谁开的城多谁就牛逼。但莲花告诉你,格局要打开。
在消费者层面,智能驾驶是提升产品力的增值服务。但在战略层面,这是能独立打包出售,甚至改变公司性质的核心技术。
去中东土豪的地盘上探索无人出租车,这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想象力。成了,那你就不再是一个单纯卖车的,而是摇身一变成了Waymo那样的出行科技公司,估值模型都得重写。就算没成,这也是一份写在PPT上闪闪发光的B计划,是向资本市场展示自己技术储备和未来野心的最好肌肉秀。
成年人的世界,B计划永远比A计划重要。
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它的品牌重塑上。
过去大家一提到莲花,两个词:漂亮,性能好。
这是祖传的饭碗,是刻在DNA里的资产。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光靠这两点已经不够了。
当你的竞争对手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在讲智能座舱、用户共创、海底捞式服务的时候,你还在跟人聊劈弯和风阻系数,这天儿就容易聊死。
所以莲花也必须干点“不务正业”的事儿。
一方面,把性能这个标签往死里强化。搞国家级的GT赛事,赞助欧洲系列赛,请明星车手站台,把“For The Drivers”这句口号,从一句广告语变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赛道文化。告诉你,我们是玩儿真的,是专业的。
另一方面,又开始拼命给自己上价值,讲情怀。搞全国首套免费高阶安全驾驶公益培训,意思是说,我这77年的赛道技术,不光能让你开得快,还能让你开得安全,我这是在反哺社会。你看,我除了有肌肉,我还有温度,有责任感。
甚至还发了ESG报告,讲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试图跟新一代的消费者建立价值观层面的共鸣。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核心目的就一个:在“漂亮”和“性能”之外,给莲花这个品牌,贴上更多性感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标签。比如“智能”、“安全”、“责任感”、“环保先锋”。
说白了,就是把故事讲得更丰满,让用户买的不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价值选择。
当下的莲花,就像一个正在经历痛苦蜕变的生物。
它既要背着77年历史的光环,又要像一个初创公司一样,在市场的刀山火海里摸爬滚打。它既要用混动技术稳住现在的饭碗,又要用纯电和智能驾驶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种转型是极其复杂的,它考验的不是你能不能造出一台爆款车,而是你有没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重塑品牌的智慧,去穿越这个混乱的周期。
那5亿美刀,不是胜利的奖杯,它只是下一场更残酷淘汰赛的门票。
毕竟在牌桌上,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拿着钱,却不知道到底该下注哪个未来。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