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

你有没有好奇过,车企靠卖车到底能赚多少钱?一说车企盈利能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利润总额——这当然没错,但行业内还有一个更精妙的指标,它像一面放大镜,能清晰照出一家车企最核心的“健康值”和“品牌力”,这就是汽车毛利率。简单说,它揭示了车企每卖出一辆车,在扣除直接生产成本后,口袋里还能稳稳留下多少钱。这个数字越高,意味着车企的定价话语权越强、成本控制越出色、品牌溢价能力越被市场认可。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季的尘埃落定,中国主流车企的毛利率成绩单浮出水面,结果绝对让人眼前一亮:赛力斯以惊人的27.6%摘得桂冠,小米汽车紧随其后达到23.2%,理想汽车则以20.5%稳居第三。更令人振奋的是,北汽(20.2%)和比亚迪(20.1%)也成功跻身毛利率超20%的“精英俱乐部”。这意味着什么?放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国头部车企的赚钱效率已经超越了传统豪门——奔驰、宝马、奥迪(BBA)的毛利率常年徘徊在10%-15%,而特斯拉2025年一季度的整体毛利率也滑落至16.3%。甚至部分中国品牌的毛利率水平,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了以高利润著称的保时捷!

🔍 一、头部玩家解析:高毛利背后的“制胜密码”

1.赛力斯(27.6%):高端为王,问界引爆溢价能力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赛力斯登顶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问界系列,特别是旗舰车型问界M9的热销。这款定价在5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型,凭借华为深度赋能的智能科技与豪华配置,连续多月蝉联该价位段销量冠军。高溢价车型占比的提升,直接优化了其整体毛利结构。同时,财报显示其研发费用占比控制在仅3.8%的低位,展现了强大的成本把控能力。

2.小米汽车(23.2%/Q1 → 26.4%/Q2):供应链大师 + 高端爆款的完美平衡

小米汽车的异军突起堪称现象级。首款车型SU7 Ultra定位高端,平均售价较高,成功树立了品牌溢价形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小米将其消费电子领域的“爆款思维”和供应链管理优势无缝迁移到汽车领域: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规模降本效应显现:随着单季度交付量突破5万辆(二季度继续攀升),供应链议价能力显著增强,零部件采购成本被有效摊薄。

模块化与效率革命:小米通过模块化设计、产能快速爬坡和接近“零库存”的精益管理,使单位制造成本比传统模式降低15%-20%。

成本与感知价值的艺术:小米成功地在“让用户感知高性价比”和“维持高毛利率”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点,其强大的成本控制成为核心竞争力。二季度毛利率飙升至26.4%,不仅超越特斯拉(17.2%),更逼近榜首赛力斯(27.6%),亏损也大幅收窄至3亿元,盈利在望。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3.理想(20.5%):中高端市场“稳健派”

理想汽车连续十个季度保持盈利,验证了其聚焦20万以上中高端家庭用车策略的成功。稳定的毛利率源于精准的产品定位、良好的品牌口碑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虽然一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但20.5%的毛利率依然展现了其健康的盈利基本面。

4.比亚迪(20.1%):规模效应的极致典范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虽然毛利率“仅”排第五,但比亚迪凭借一季度超过87万辆的庞大规模,创造了高达341.9亿元的巨额毛利总额,远超其他车企。这体现了其垂直整合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强大的规模效应。其高销量基础上的健康毛利率,证明了其商业模式在“量”与“利”上的强大韧性。

🚀 二、高毛利从何而来?国产车企的“三板斧”

1.突破价格天花板,锚定高端赛道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以赛力斯(问界M9)、小米(SU7 Ultra)、理想(L系列)为代表的车企,坚定进军中高端及以上市场。高定价区间天然为毛利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问界M9在50万+市场的统治地位,就是高端化成功拉动毛利的鲜活例证。

2.技术投入转化为“滚雪球”效应

研发不再是纯粹的“烧钱”,而是支撑长期毛利率的核心引擎。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暴涨58.9%,但净利润反而激增342%,呈现出“越赚钱越敢投,越投越赚钱”的良性循环。理想汽车也持续投入AI技术于智能驾驶和座舱,巩固其技术溢价。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3.供应链优化:看不见的“利润金矿”

这是中国车企尤其是新势力展现强大学习能力和效率的关键战场:

国产化与整合:小米整合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控)等顶级本土供应链,有效降低成本。

车企毛利率全面曝光!赛力斯排名第1,小米位居第2,国产赚钱能力已超BBA保时捷?-有驾

规模化采购与锁定:交付量提升带来巨大的议价权,零部件成本被持续压缩。

精益制造与管理:小米将消费电子领域的模块化设计、快速产能爬坡和零库存管理引入汽车制造,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损耗。

🌟 三、格局之变:中国车企的“盈利新标杆”

这份毛利率榜单揭示了一个重大转折:20%的毛利率,这个曾经象征着全球高端品牌“安全堡垒”的数字,正在成为中国头部车企的“新基准线”。赛力斯、小米、理想、比亚迪、北汽等多家企业集体跨越这道门槛,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品牌价值塑造、成本精细化管理和核心技术变现能力上取得了质的飞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健康的毛利率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弹药”——支撑更持续的研发投入(如智能驾驶、下一代平台)、更稳健的渠道扩张(如门店、服务网络)、以及更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如应对价格战)。小米计划下半年盈利并冲击35万辆年交付目标,赛力斯持续扩大问界产品线,理想保持技术投入,比亚迪加速出海,其底气都源于这份不断优化的毛利率成绩单。

🔮 结论:盈利“升维”,未来可期

中国头部车企在毛利率上的集体突破,是产品力提升、品牌向上、运营精进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造好车,更能以更健康的盈利模式、更高的效率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好车。赛力斯凭借高端问界登顶,小米将消费电子供应链神话复制到汽车领域并高速进化,理想稳扎稳打巩固地位,比亚迪以绝对规模定义另一种成功。

当“20%毛利率”从仰望的目标变为脚下的起点,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掌握了“溢价能力”和“规模效应”双轮驱动的中国车企,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持续领跑,更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赚钱能力”和影响力。这场关于效率与价值的竞赛,中国军团正跑在最前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