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日产轩逸要换代了。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挺关注的。
为啥呢?
因为轩逸这车在中国实在是太出名了,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国民家轿”。
不管你懂不懂车,大概率都在路上见过它,或者你家亲戚朋友里就有人开。
它每个月的销量榜单上,总是排在最前面那几个位置,和大众的朗逸、丰田的卡罗拉斗得有来有回,有时候还能拿个冠军,实力非常强。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变了,满大街跑的电动车、混动车越来越多,像比亚迪秦PLUS这样的车,价格便宜,又能省油,抢走了不少原来属于轩逸的市场。
所以,大家就都很好奇,日产这次拿出来的新一代轩逸,到底有啥新本事,能不能保住自己“家轿之王”的地位。
最近,日产在海外发布了新款轩逸的“兄弟车型”,叫Sentra,通过它的官方图片,我们基本上就能知道未来的国产新轩逸长什么样了。
这次换代,最让人眼前一亮、也是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车子的内饰。
咱们都知道,现在在售的这一代轩逸,哪儿都挺好,空间大、坐着舒服、省油,就是那个内饰设计,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中间那个屏幕不大,整体设计风格也比较传统。
可是你看这次全新的设计,那真是彻头彻尾的改变。
一坐进车里,最显眼的就是仪表盘和中控台那两块大屏幕,都是12.3英寸的,连在一起,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基本上是现在最流行的设计了,不管是看导航、听音乐,还是看车辆信息,都特别清晰方便,视觉效果也很好。
而且,它还支持苹果和安卓手机的连接功能,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基本上是必不可少的功能。
一个特别值得表扬的细节是,虽然用了大屏幕,但日产的设计师并没有把所有的功能都塞到屏幕里去操作。
他们在屏幕下面,还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用来控制空调这些常用功能。
这些按键还和空调出风口的造型很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看起来很和谐。
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开车的时候,如果想调个温度或者风量,伸手一摸就能操作,比在屏幕上点来点去要安全、方便得多。
很多新出的车为了追求所谓的“简约”,取消了所有实体按键,结果被很多车主抱怨不好用。
日产这个做法,可以说是既跟上了潮流,又保留了实用性,考虑得非常周到。
除了屏幕,车里的其他配置也升级了不少,比如64色的氛围灯、可以加热的方向盘和前排座椅、还有8个喇叭的BOSE音响系统,这些都让整个车的档次感和舒适性提升了一大截。
说完了车里,我们再来看看车外面。
新轩逸的外观也变得比以前年轻、运动了很多。
它的前脸设计得更夸张、更大胆,进气格栅的面积很大,配上两边像镰刀一样锋利的大灯,整个车头看起来非常有冲击力,不再是以前那种温和居家的样子了。
车身侧面的线条也做了一些调整,看起来更流畅。
车身的尺寸方面,长宽高和轴距跟现在的车型差不多,这意味着它的大空间优势应该会继续保留下来,毕竟“移动大沙发”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车尾部分也用了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尾灯,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会很高。
总的来说,新轩逸的外观和内饰都进行了非常彻底的革新,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中规中矩的形象,变得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
不过,当大家都在为这个全新的设计感到兴奋的时候,一看到动力部分的消息,可能就有点冷静下来了。
根据目前的信息,未来国产的新轩逸,很可能还会继续使用现在这台1.6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的也还是CVT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
它的优点非常突出,就是技术成熟、质量稳定、非常省油,而且后续的保养维修成本也很低。
对于绝大多数买轩逸的家庭来说,这些优点恰恰是他们最看重的。
他们买车不是为了追求多强的动力、多快的加速,而是要一台省心、省钱、可靠的代步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日产继续使用这套动力总成,是一个非常稳妥和务实的选择,也能更好地控制整车的成本和最终的售价。
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这个“稳妥”的选择,放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就显得有些保守了。
尤其是新车的上市时间,预计要到2026年的第一季度。
2026年,这个时间点就有点微妙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才2024年下半年,在未来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可能到时候会有更多、更便宜、技术更先进的插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出现。
当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电动车那种安静、平顺、提速快的驾驶感受,以及极低的用车成本之后,他们还会不会愿意选择一台动力系统没有本质变化的传统燃油车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我们看看轩逸现在面对的竞争环境。
虽然它在燃油车里依然是顶尖的存在,但是它的总销量冠军宝座,已经被比亚迪秦PLUS牢牢占据了。
秦PLUS厉害就厉害在,它用插电混动的技术,解决了很多人对于续航的焦虑,同时又能享受到电车带来的低成本和好体验,价格还非常有竞争力。
面对这样的对手,轩逸的省油优势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等到2026年,当新轩逸上市的时候,它所面对的挑战只会更大。
到时候,它引以为傲的全新内饰和科技配置,可能在其他新车型上已经成为了标配。
所以,新轩逸这次换代,可以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尝试。
它用全新的设计,努力地去迎合市场的变化,补齐了自己在科技感上的短板,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它在动力系统上的“不变”,以及相对较晚的上市时间,都给它的未来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它就像一个精心打扮准备赴宴的客人,菜品和着装都无可挑剔,但关键在于,当他到达宴会厅的时候,大家是不是还在等他,或者说,宴会的主题是不是已经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