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T1标425公里却能跑434公里?6万多这台车的续航逻辑,老司机研究了三个月才看明白
上个月在服务区充电,旁边一哥们儿盯着我车看了半天,突然来了句:“你这车表显剩80公里,怎么还敢往前开?”我笑了笑没说话,因为我知道这80公里大概能当120公里用。后来跟他聊起来,他开的某品牌车标400公里实际只能跑280,已经习惯了把续航打七折看。我说你可以研究下极狐T1,这车有点反常识——不是往多了标,是往少了标。
他当时那个表情,跟我三个月前第一次发现这个规律时一模一样。
电耗这个事儿,得慢慢琢磨
CLTC工况425公里的标称续航,实际上不少车主都能开出434公里以上。我刚提车那阵子也纳闷,后来跟几个群里的朋友交流,发现大家电耗基本都在9到10个电之间徘徊。有个在广州的朋友,每天往返市区和郊区通勤,跑了两个多月平均9.1,没怎么刻意省电,该开空调开空调,该加速加速。
这车的动能回收调得挺聪明。中等强度模式下,松开电门不会有那种突然拽你一下的感觉,但电又确实回收回来了。跑高速的时候我喜欢挂经济模式,系统会自己控制电机输出,七八十码巡航时电耗最低,这个转速区间可能刚好卡在效率最优点上。
冬天续航缩水是电车绕不开的话题。我有个黑龙江的朋友入手了T1,零下二十度开暖风跑了一趟,掉电速度比他之前那台车慢不少。他说可能跟热泵空调有关系,这套系统据说能多挺三十来公里。我没在那么冷的环境测过,不过从数据推测,电池温控策略应该做了些优化,不会为了保温而大量消耗电量,也不会让电芯温度低到影响性能。
四米三的车身,后排能跷二郎腿
数字上看2770毫米轴距没什么特别,但实际坐进去感觉不太一样。后排腿部空间九百多毫米,我一米八的个头坐后面,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车顶做了内凹处理,头部也不压抑。
储物空间设计得比较实在。中控台、门板、座椅下方、后备箱,加起来三十多个储物格,基本上随手想放东西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备箱底板可以掀起来,下面藏了七十多升的空间,放些不常用的工具或者备胎正好。
前阵子跟朋友去郊区钓鱼,他直接把后排座椅放倒,铺上防潮垫当行军床。一米六的纵深,俩人平躺着虽然不算宽裕但也够用。那次我们还试了下外放电功能,接了个电磁炉和便携投影仪,3.3千瓦的输出功率带这俩设备游刃有余。这功能平时可能用不上,但偶尔露营或者应急时确实方便。
电池那些事儿,看态度
各家都在讲电池安全,测试视频满天飞。极狐这边搞了个“烧一赔一”的承诺,这个说法倒是挺直白。那些水下刮底、火烧挤压的极端测试,说实话我也就看个热闹,真碰上那种情况谁也不想遇到。
我比较关注的是那套电池监控系统。据说能提前发现异常情况,虽然不知道预判逻辑具体怎么跑的,但主机厂愿意在软件层面做文章,总归是件好事。八年质保政策也挺实在,电池衰减超过一定比例就给换新的,这对打算长期开的人来说算是个保障。
那些不起眼的细节
充电速度方面,我在快充桩测过一次,从百分之三十充到八十,用了十八分钟左右。这得是电池温度合适、充电桩功率够的前提下,要是冬天或者用慢桩,速度肯定没这么快。
车内材料用了低挥发工艺,基本闻不到什么味道。我家小孩有次在后座用水彩笔画了几道,当时还挺担心,结果湿纸巾一擦就干净了,那个纳米涂层确实有点用。
辅助驾驶功能属于够用的级别。全系标配的主动安全配置日常开起来能省不少心,透明底盘在窄路会车时挺好用,循迹倒车功能也不是摆设。不过别指望它能完全替你开车,该踩刹车还是得自己踩。
算笔账
六万多的起步价,续航、空间、配置都在线,这车找到了一个挺巧妙的位置。它不是那种主打性能或者豪华感的产品,但胜在各方面都照顾到了,没什么明显短板。
当然也不是说它就完美。高阶辅助驾驶缺席,品牌认知度跟一线车企还有距离,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从产品本身来看,诚意摆在那儿。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的需求和预算是否匹配。
开了半年的朋友跟我说,这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添麻烦”。续航够用,空间够大,毛病不多,日常代步挺省心。有时候,不让人操心可能就是最大的优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