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12680元这种价格买125cc踏板车,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有点嘀咕。这价格放在十万级别的摩托车里算便宜,但125cc级别,尤其是踏板市场,就是个相当拥挤的战场,价格战烧得特别凶。那么新大洲本田的SquareX125凭啥卖这个价?方盒子造型,我第一眼看就觉得有点意思,没准能蹭点年轻人的流量。
刚才跟一个做一线维修的哥们儿侃,这车长得像个乐高积木,他说:回头率贼高,路上不少人看着玩儿,他还特意夸了双通道ABS,这玩意儿125搭载可不多,关键下雨天刹车稳很多。这让我对它安全性有了点改观。
外观方面,方形灯、大块面板以及裸露骨架,看起来机械感强烈,完全甩那些流线型踏板车几条街。市面上不少女生用户告诉我,传统踏板车没啥个性,SquareX125这种硬朗设计比纯运动或复古风更符合他们想法。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迈克尔·贾克森的坏造型,硬朗却带点酷?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从差异化策略角度,这很聪明。可惜这方盒子造型走的是冷峻路线,挺适合大叔级别的玩具收藏者,但年轻姑娘到底买不买账,倒是个问题。
到功能环节,这车表现倒是惊喜。配套那快拆小桌板不说,露营钓鱼朋友乐坏了,我朋友小李上周末烧烤时还特地跟我嘚瑟了一番:这桌板能折叠,放烧烤炉刚刚好,再加上后座靠背,坐一天不累。离地间隙161mm也够厚道,市区忽高忽低的马路牙子再也不怕蹭底了。相比普通踏板梦寐以求的130~140mm,它确实有越野的意思。
不过动力这块就有点不给力了,eSP 125发动机那是老本田的拿手好戏,6.95kW峰值,日常通勤够用,油耗官方2.06L/100km也不错。5.7L油箱照理论续航250km说得漂亮,实测下来实际续航大概200+公里,差点意思。毕竟我亲自算了下,连续跑两小时高速,油箱要填一半了。你说这是不是很多陪跑党、日常奔波的死穴?续航不给力,远途出行就得频繁加油,麻烦——谁愿意天天加油啊?125cc毕竟偏城市代步,未必每个人都那么远跑,续航够一两天差不多。
配置这一块值点赞,我翻了翻笔记,突然发现这配置堆得相当扎实:双通道ABS绝不是摆设,前后减震预载可调保证不论单人还是载客都能有相对舒适的骑乘体验,同时SmartKey一键启动和Type A+C快充USB接口也是满足新世代需求。别小看这几点功能,很多竞争车型都配不全。更别说那个5英寸VA仪表盘了,显示信息完整,白天黑夜辨识度高。但我必须承认,部分智能配置虽然好看,实际用起来可能没多大实质意义,比如怠速启停在这种车型上,我心想:每天上下班进进停车场,启动停停,折腾人。
说到价钱,我一开始嫌贵,但又想想这价格和市面逛一圈讲真也没虚标。你能拿这配置、这品牌,和同价格区间的国产125踏板车比较,那种基础没那么扎实的车型都被吊打。但如果你真就求纯粹代步,绕开这方盒子颜值干脆挑辆老款豪爵或者铃木,单价低一两千,保养也方便,成本低,买菜城际通勤都ok。说白了,这车卖12680,你买的是个性和品牌背书,而不是便宜。
顺便说个猜测(纯属我脑补,不确定):这款车的设计其实可能基于本田某个出口规格车型改动,用以打开国内小众高端125cc市场。不然,成本怎么可能控制在这个区间?有点像是给消费者做心理按摩,告诉他们你买的不是普通125,是特立独行的产品定位。
说回我俩聊天,我那维修工朋友最后提了个细节,说新大洲本田对供应链管控更严,很多零件都统一标准件,关键件还用的本田原厂,这能显著减少后期维护难度和成本。维修周期短,配件换代快,不像某些品牌你修车都得琢磨半天哪里能配件。这点顾客体验说实话挺加分。
不是人人都愿意花这份钱买方盒子。这年头,代步工具早已不仅仅是代步,更多考虑的是身份表达和生活品质。你怎么看?你心里会为这样一台方方正正但配置扎实的125cc踏板掏钱吗?还是觉得算了,便宜实用才是王道?
我倒是想先听听你们的声音。说真的,踏板车市场这么多车型,个性和实用之间,你会如何权衡?你愿意为了方盒子外形牺牲点续航吗,还是你宁愿选续航长点那款贫穷且无趣的平平无奇?
这些问题没对错,但每个人选择背后的故事,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