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

看到现在汽车行业的各种数据,尤其是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295亿元,销售费用124亿元,这个差距还真让人震撼。要知道295亿不是个小数目,放到整个行业,不说别的公司,就是上汽、吉利、长城这些知名企业,加起来研发投入都不一定比一家的高,不服不行。要聊这事儿,就得把这些企业的数据都拿出来掰掰,然后咱再聊聊啥叫技术壁垒,啥叫“钱花得值”。

其实汽车圈子,谁最舍得砸钱搞研发,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比亚迪营业收入3713亿元,研发费用就占了7.95%,比例算得上是顶级。这个钱不是说拍脑袋决定的,是企业对于未来和竞争的判断。人家比亚迪不仅卖车,还自己搞电池、搞芯片,啥关键科技都要沾点边,“造车新势力”?人家本身就是技术新势力。

看看隔壁企业是个啥情况,上汽集团今年收入2996亿元,研发82亿元,比例只有2.74%;吉利呢,2844亿元收入,研发146.5亿元,占5.15%;长城汽车收入923亿,研发42.39亿,超过5%,还是比不过比亚迪;再看长安、广汽、赛力斯啥的,基本上都是2%到4%之间徘徊。广汽只有1.6%真是有点夸张,反正这要么口径有问题,要么是真没怎么砸钱,估计后面数据还得修正。

你去看看国外那些老牌企业,也是这样,研发占比高的通常后劲足。比亚迪这种连年加码,谁敢小看?大家都知道技术迭代快,新能源又是新战场,不不断砸钱就容易被淘汰。新能源时代有点像智能手机初期,各种概念爆出来,不投入,卡脖子就卡你了。比亚迪这一点很有魄力,一句“大都投到电池、电驱、智能化去,谁跟我比?”

对比其他企业销售费用,也是大有名堂。比亚迪销售费用124亿,占3.34%,比吉利、长城这些都低。你说比亚迪卖得多,成本自然平均下去了,这是规模效应。比亚迪今年卖了214.59万辆,每卖一辆耗0.53万销售费用;吉利卖193.1万辆,销售费用157.75亿,每辆0.82万;长城才卖56.98万辆,每辆销售费用0.88万。你看销售费用,卖得越少,平均成本越高,做企业,规模起来了就是好处。这也说明如今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已经是绝对头部。

赛力斯就有点另类了,营业收入624亿,销售费用89.4亿,占比高达14.33%,卖19.86万辆,每辆车销售费用惊人,4.5万一辆。这里面有背景,就是赛力斯为啥敢这么花钱,那得背靠华为,一大堆营销投放、渠道建设,跟比亚迪这种自产自销还真不一样。所以这个模式真的很烧钱,没规模化之前,成本就下不来。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全行业比出来,能做到“研发投入大于销售费用”只有比亚迪一家,其它全部是销售费用更高。这意味着大家还在靠“卖车吆喝”来抢市场,而比亚迪用技术领先,把升级和创新做成了自己的护城河。大家都在比谁广告做得多,比亚迪在比谁技术硬——这两条路,未来谁更有希望,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

比亚迪之所以敢花钱做研发,底气在哪儿?一方面它销量大,能“摊薄”各种费用,另一方面全产业链自研控得死死的。后备能量充足,不怕风浪。现在你说要做电动车,不光是电池、电机、车控软件,还要搞智能驾驶、芯片、调度算法、物联网,哪样不烧钱?比亚迪每个领域都去追,谁能跟得上节奏?你就说“天神之眼智驾”、“第五代DM混动”、“超级e平台”,哪个不是比亚迪自己花钱砸出来的?这种底气,可不是光靠喊口号就有的。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汽车行业一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以前大家在内燃机上一窝蜂,搞来搞去就那么几家顶尖。进入新能源时代,很多东西都变了——电池是灵魂,智能化是未来,软件就是“第二发动机”。比亚迪聪明,就在每个点上抢先布局,别人只能跟着跑。你说比亚迪有钱,是卖车赚的;你说比亚迪本事,是研发堆出来的。中国车企谁先站稳脚跟,不光靠市场和口碑,更靠技术。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说句大白话,别人都在等着抄比亚迪的作业,结果它直接升级了考题。你永远在追它,不如早早自立门户,去钻研;但现实是,很多车企舍不得投钱,怕烧亏。比亚迪敢投,因为它有用武之地,跑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高科技路线。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不再是设计或者噱头,而是真本事的比拼——谁掌握底层技术,谁生态健全,谁就能活下来并且越活越好。

顺便把目光放大到A股整个上市公司,比亚迪研发王的地位稳稳的。中兴、宁德时代、海康威视、恒瑞医药这些都是科技领域的硬角色,但在汽车行业,比亚迪一骑绝尘。它砸钱投“固态电池”、“超级平台”、“智能驾驶”,实际是在给中国制造升级打样。以前中国汽车被人瞧不起,说“只会组装”,现在比亚迪每年抢占份额,全靠技术驱动改变了游戏规则。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放到现在新能源车圈子更贴切。当下竞争越来越惨烈,很多企业还在靠补贴、靠广告、靠价格战撑着,但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你看那些低研发高销售费用的企业,未来真要死拼技术门槛,能不能挺得住都难说。比亚迪已经不拼广告不搞补贴,直接用产品说话,这就让别人没法比。它自己当研发王,别人只能希望技术快点成熟跟上步伐,否则迟早被淘汰出局。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车企投入最大的是啥?以前大家说是营销,现在看来没啥用。砸钱卖车,短期换个销量,长期没护城河。砸钱搞技术,才能建立品牌和持续优势。比亚迪就是用不断创新和升级,把局面完全翻过来了。现在中国车企要去海外打市场,比亚迪正好有技术、有产品、有品牌,别人想跟都跟不上。

你说比亚迪厉不厉害?人家先把技术搞定,再把销量做大,然后用规模降低销售费用,最后用技术反向推动市场。整个闭环,谁能学得了?很多人都说比亚迪是“科技型造车企业”,就这架势,完全不是传统的流水线组装,是真开发、真创新、真迭代。

最后说一说中国汽车产业。现在比亚迪成了“行业典范”,带动一大批自主品牌去拼技术,拼研发。以前都怕烧钱砸技术不见效,现在看到比亚迪砸得值,市场就跟着转了。科技强国不是喊口号,得有几十个企业像比亚迪这样“We do real tech business”,中国才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销售费用低,其他车企还在靠广告-有驾

当下比亚迪已经把护城河修得又深又宽,别的车企要么跟着投研发,要么只能甘愿做二线。中国汽车走出去了,背后是技术和创新之力,谁能跟上这阵风,谁能“拼技术、拼能力”,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比亚迪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不断投入和技术积累的结果,这就是行业发展的本质。

简单说一句,比亚迪拿钱砸研发砸出了未来,别的车企还在烧广告钱抢份额,长期来看谁更有前途?道理都在明面上,大家也都看得清。未来谁优势在握,还是要看底子和技术,这就是比亚迪做出的最清楚的行业示范。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