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合资轿车销量榜:朗逸、轩逸、凯美瑞,谁才是“马路三大妈”?
要说现在街上最能见的合资轿车,还真绕不开那仨老熟人。前两天跟修理厂王师傅喝茶,他嘴里念叨着:“这些年自主品牌卷得厉害,但你看那几款合资老家伙,卖得还是稳当。”一查6月的榜单,果然——朗逸、轩逸和凯美瑞,又扎堆在前头。
先说朗逸吧,这车我表哥前年刚换了台新锐版。其实这系列分俩支,一边是造型时髦点儿的新款1.5T,那动力踩下去也算有点意思;另一边就是主打性价比的新锐了。终端价格七万出头就能落地,有时候还送个脚垫啥的。我记得去年冬天陪表哥去提车,销售小姑娘顺嘴提一句:“咱这新锐经典外观,不挑年龄。”确实,现在看着也不掉队,下格栅还弄了点阵装饰,小巧但挺精神。
内饰嘛,就很大众味道——三辐方向盘、中控下仨旋钮,还有那块8英寸屏幕(听群友自测,说原厂CarPlay用起来比副厂流畅)。不过有个冷门配置我差点忽略,新锐最低配居然还有后排出风口,我邻居买国产紧凑型都没这个待遇。有一次跑高速回家,全程开空调后排娃都没喊热。这事儿在我们微信群里聊过,有人还特意拍照发出来。
动力方面就别指望太多啦,1.5L自吸110匹马力+6AT,就是省心耐用挂帅。我爸单位司机开的是上一代,说油耗百公里不到六升,“坏不了”的典范。但偶尔会吐槽:起步肉一点,上坡要提前预判。不少老司机反倒觉得这样好掌控,也算另种安全感吧。
再扯到轩逸,这名字基本成了出租专属代名词。不过今年身边几个同事入手的是经典版,据说裸车价压到六万多,比飞度都便宜。一问销售才知道,他们经常搞限时促销,比如什么“真心版”“舒适版”,价格一变立马又火一波。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同事带他爸去试驾,两个人一致觉得座椅舒服(毕竟日产沙发不是白叫的),但最低配连收音机都没有。他爸倒乐呵:“越简单越不容易坏。”
经典轩逸外形圆润,看着像亲戚家的大叔,不吓唬人。卤素灯加16寸轮圈,说不上潮流,但耐看耐造。而且听维修师傅讲,这HR16发动机其实十几年变化不大,只是调校细节微调。“皮实”两个字,在他们店里成口头禅。有意思的是,同事媳妇第一次摸CVT变速箱,总担心会不会顿挫,其实日常通勤完全感觉不到,就是温吞水般平顺。当然有人嫌弃动力一般,不过买它的大多数本来就图省油、省心而已。
第三位凯美瑞,今年第九代上市后动静挺大。本地4S店最近优惠狠,大概能砍下来3万左右,我朋友圈有个做二手生意的小李直接冲了一台双擎LE版本。他私信我说,现在15万能拿混动B级,也难怪销量上来了。他喜欢那个封闭式格栅设计,看起来更像新能源,不过他老婆还是喜欢XSE运动脸,各花入各眼呗。
坐进第九代凯美瑞,中控依旧非对称布局,高低配区别主要体现在屏幕尺寸和芯片性能上。高配12.3英寸屏带8155芯片,多音区语音识别据他说反应快不少。不过低配10.25英寸屏功能有限,好在手机互联没缩水。有件冷门八卦:广汽丰田售后技师曾透露,第八、第九代部分零部件还能通用,比如空调滤芯型号一直懒得改,所以维修保养成本相对稳定。这也是很多老用户愿意升级换新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动力,小李选2.5L双擎主要考虑市区堵车多,电驱介入明显,用油量低。他之前开过帕萨特燃油,每次红绿灯起步总慢半拍,而双擎模式切换柔顺,他媳妇坐副驾从来没晕过(她以前晕帕萨特自动启停)。不过他说底盘隔音一般,高速胎噪偏明显,还被女儿嫌弃过几回。“谁让咱预算有限呢?”他自己乐呵呵总结一句。
最后插句题外话,上周碰见王师傅聊天,他摇头感慨:“这些‘三大妈’靠降价撑场面,可惜年轻人越来越少选纯燃油啦。”可话又说回来,只要需求在,它们估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不信你哪天上下班路上数数,一准遇见其中一个停红灯旁边……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