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城汽车公布了最新的销量成绩单,这份报告一出来,关心国产车的朋友们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就好比家里孩子期末考试回来了,你一看,有几门功课考得特别好,能拿出去当榜样夸,可另外几门功课的成绩又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让人看着直挠头。
这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到底向我们透露了长城汽车这家老牌车企当下的真实处境?
它在新能源这股大浪潮里,究竟是抓住了机遇,还是有点跟不上趟了呢?
咱们今天就一块儿,像街坊邻居唠家常一样,把这份报告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先说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部分,那就是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魏牌。
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印象里可能一直是不温不火的,但这次的表现确实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尤其是它新推出的一款叫“高山”的MP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务车,一下子就把魏牌整个月的销量拉高了两倍还多,直接卖出了一万多台。
这在竞争激烈的高端车市场里,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很多人可能纳闷,这车凭什么能卖到三十多万,还这么多人抢着要?
关键就在于它的“内涵”。
这台车用上了现在顶级的智能芯片,叫高通8295,还配了长城自己研发的智能系统,叫CoffeeGPT。
咱们普通人可能对这些名词不敏感,换个说法大家就明白了。
这就好比你买手机,别人还在用几年前的处理器,开个软件都卡,而你这部直接用上了最新的旗舰芯片,不仅流畅得飞起,里头的语音助手还特别聪明,能听懂你拐弯抹角的话,帮你安排日程、导航、放音乐,几乎无所不能。
高山这台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它的智能化体验,确实比同价位的很多合资或者国产品牌要领先不少。
消费者花钱买的,不单单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走在科技前沿的享受。
当然,高兴之余也得看到问题,目前魏牌的销量,基本上就靠蓝山和高山这两三款车撑着,产品线还是太单薄了。
这种靠一两个“明星产品”打天下的模式,能不能长久,未来高端市场的路能不能走稳,还得打个问号。
再来看长城家里最重要的一根“顶梁柱”,哈弗。
可以说,要是没有哈弗,长城这份成绩单恐怕就没法看了。
在长城卖出去的所有车里,哈弗一个品牌就占了一半以上,达到了56%,可见其分量之重。
特别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哈弗H6,它的插电混动版本卖得特别好,是哈弗品牌销量能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的主要功臣。
这画面就像一个大家庭,弟弟妹妹们的事业发展得一般,全靠家里的大哥一个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支撑着全家的开销。
哈弗现在扮演的就是这个“大哥”的角色,用它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和庞大用户群,拼命地为整个集团向新能源转型“输血”。
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没有哈弗这个稳固的后方,长城的新能源战略可能早就进行不下去了。
但反过来想,这也恰恰是最大的隐患。
一家这么大的车企,如果长期过于依赖一个品牌,尤其是这个品牌的核心优势还在于燃油车,那就等于把大部分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万一市场风向彻底转变,燃油车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那长城这艘大船会不会因为失去最强的动力而晃动呢?
你看人家比亚迪,从几万块的海鸥、海豚,到二三十万的汉、唐,纯电动车的产品线已经铺得非常完整,覆盖了各个价位段。
相比之下,长城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状态,确实让人有些担心。
说完了好的和稳的,就得聊聊让人揪心的部分了,那就是欧拉和坦克这两个品牌。
先说欧拉,这个品牌当初主打女性市场,靠着各种“猫”系列车型可爱的外形,确实火过一阵子。
但这次的销量数据,可以说是“滑铁卢”,一下子暴跌了将近一半,一个月才卖出去三千多台车。
问题出在哪呢?
说白了,就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在十万块这个级别的电动车市场,现在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各家车企都在拼命地堆配置、比智能、卷续航。
消费者,特别是现在的年轻女孩们,她们买车也不再是只看外形可不可爱了,她们也需要好用的智能驾驶辅助,需要更快的充电速度,需要更大的车内空间。
欧拉那套“卖萌”的设计语言,大家看得多了,新鲜感也就过去了。
如果内在的技术和产品力没有跟上,光靠外表是留不住消费者的。
而坦克这个硬派越野品牌,销量也出现了下滑,跌了17%。
按理说,喜欢越野的人群很稳定,坦克的地位也很牢固,怎么也会下跌呢?
原因在于,赛道上来了新的重量级选手。
以前大家想买个亲民的硬派越野车,坦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现在,情况变了。
一方面,有比亚迪仰望U8这样的百万级“黑科技”产品,虽然贵,但它展示了电动技术能给越野带来多少颠覆性的玩法,比如原地掉头、浮水模式,这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期待。
另一方面,像理想这样的新势力,虽然不是纯粹的硬派越野,但它们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体验,也吸引走了一部分追求“轻度越野”和“家庭出游”的消费者。
坦克的对手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越野车,而是所有能提供独特驾驶体验的新能源车。
当别人都在用电来创造新玩法的时候,坦克如果还固守着传统燃油越野的那一套,市场份额被抢走也就在所难免了。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技术。
长城在新能源转型上的步伐,确实慢了。
上半年,长城所有卖出去的车里,新能源车的比例只有28%,这个数字连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都没达到,可以说是严重“偏科”了。
技术上的落后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魏牌高山,虽然智能座舱很棒,但它竟然没有搭载现在高端电动车几乎标配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别人充电10分钟能跑两三百公里,而你可能需要半个多小时甚至更久。
对于花三十多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个短板是很难接受的。
欧拉的问题也类似,当同价位的车,智能驾驶已经可以在高速上自动巡航、进出匝道的时候,它的自动泊车功能有时候还会出现失误,这种体验上的差距,消费者是能最直接感受到的。
当然,长城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就非常值得我们骄傲。
上半年出口了将近20万辆车,这个成绩单非常亮眼。
坦克500在中东地区成了有钱人的新玩具,开着它在沙漠里驰骋非常有面子;而长城的皮卡在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工地上、农场里常见的可靠伙伴。
这充分说明,长城造的车,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是过硬的,是能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
这是中国制造的荣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外市场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国内市场才是决定生死的“根据地”。
如果本土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都守不住,那海外赚再多的钱,也只是权宜之计。
因此,对于长城来说,眼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放下过去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包袱,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把自己最好的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毫无保留地应用到哈弗这样的主力部队身上,打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市场不等人,这位曾经的国产汽车巨头,是时候来一场彻底的自我革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