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能辅助驾驶天梯榜重磅出炉!华为以97.18分稳坐头把交椅,特斯拉却因本土化难题跌至第六。五大天王中,Momenta靠160款合作车型上演逆袭,理想用"双系统大脑"让汽车学会"读心术",小鹏720亿参数模型5天就能完成一次进化。更颠覆认知的是,激光雷达不再是豪车专属,小米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轿跑竟卖成爆款,而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连潮汐车道都认不出!这场智能军备竞赛里,车企们正用算法重构驾驶逻辑,用数据训练汽车"思考",你的下一辆车可能比老司机更懂中国路况。
当华为系以97.18分拿下天梯榜冠军时,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正被悄悄改写行业规则。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组成的"感知铁三角",让夜间行车像白天一样清晰,就像给汽车装上了猫头鹰的眼睛+蝙蝠的耳朵。更绝的是,华为还留了一手纯视觉方案,让10万级家用车也能享受到智能驾驶的红利,这种"高低搭配"的策略,让问界系列、极狐HI版等车型成了市场香饽饽,十余款量产车在路上跑的都是华为的"智慧大脑"。
Momenta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无名小卒"到榜眼的蜕变。当2022年它还在为1款合作车型发愁时,如今160款车型的合作清单已经覆盖了从BBA到五菱的全品牌矩阵。秘密就藏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里,这个听起来像黑科技的系统,其实就像老司机的"肌肉记忆+经验库":短期记忆能记住上一个路口的突发状况,长期记忆则能预判下一个红绿灯的变化,复杂路口的通过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理想汽车把"拟人化驾驶"玩出了新花样。它给汽车装了两个"大脑":系统1像新手司机,遇到常规路况直接凭感觉开,从传感器到方向盘一气呵成;系统2则像驾校教练,专门对付"妖魔鬼怪"——限时公交车道、潮汐车道这些连老司机都头疼的场景,它用VLM视觉语言模型一看就懂,就像给汽车配了个实时翻译官,把复杂路况翻译成驾驶指令。
小鹏的AI天玑系统在7月搞了波大动作。城市堵车时,跟车不再像坐过山车,XNGP系统把加减速调成了"奶茶三分糖"的顺滑度。更狠的是那个"无图模式",汽车就像突然摘下老花镜,不用高精地图也能认路。支撑这一切的是720亿参数的"小鹏世界基座模型",为了养这个"吞数据怪兽",小鹏建了个10EFLOPS算力的智算集群,全链路迭代快得像手机刷短视频,5天就能更新一次技能包。
元戎启行带着VLA模型杀进前五时,整个行业都在讨论"黑盒难题"。传统端到端模型就像闭卷考试,答案对了但不知道怎么算的;VLA模型却像开卷考试,每一步决策都能讲出道理,就像导航时不仅告诉你往哪拐,还会解释"前面有施工所以绕路"。这种"透明化思考"让用户安全感爆棚,已经有五个车型排队等着装这套系统,今年年底20万台新车将带着它上路。
特斯拉FSD V14.1版本在北美推送时,中国车主却在羡慕。这个整合了Robotaxi技术的新版本,在HW4.0硬件加持下号称"完全自动驾驶关键一步",但在中国却像不会说方言的老外。法规限制让它拿不到真实行车数据,只能对着网络视频"云训练",结果就是:遇到行人横穿马路可能反应神速,但碰到"左转待转区"这种中国特色路况,系统就会当场"死机"。
小米SU7的车主最近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1000万Clips版本的HAD系统。这个听起来像剪辑软件的更新包,其实是汽车的"经验值"——每段行车视频都在教会系统怎么开得更稳。硬件上小米更是下了血本: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再加上700TOPS算力的NVIDIA Thor芯片,这套配置就像给自行车装了战斗机引擎,现在用不完的算力,未来OTA升级时都能派上用场。
蔚来世界模型2.0还没发布就赚足了眼球。任少卿副总裁透露,这个新版本要让汽车听懂人话——不是"打开空调"这种简单指令,而是"帮我找个能停10米长车的商场"这种复杂需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系统会用强化学习锻炼"长期记忆",就像棋手复盘一样不断优化决策,端到端架构则能减少信息损耗,传感器数据直接变成驾驶动作,中间不经过"二手翻译"。
极氪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藏着吉利集团的家底。所有在售车型标配双Orin-X芯片和激光雷达,508TOPS算力就像给汽车配了台游戏主机;高阶方案更夸张,双Thor芯片+5激光雷达,1400TOPS算力能同时跑十个3A大作。但最厉害的是23.5 EFLOPS的可调用算力,相当于整个车企背着超级计算机跑,再加上750万辆车每天2亿公里的"路测数据",训练模型时简直像开了作弊器。
当智能驾驶从"有没有"变成"好不好"时,车企们的竞争早已不是堆硬件那么简单。华为的全栈自研、Momenta的数据飞轮、理想的双系统架构,这些看不见的算法正在重塑汽车的灵魂。要知道,现在评判一辆车的智能水平,不是看激光雷达有几个,而是看它能不能在暴雨天认出被淹的井盖,能不能在菜市场门口预判大妈横穿马路——这些中国马路上的"生存智慧",正在决定谁能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