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开到报废,认准这三大件,自吸+AT组合最耐用!

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真是有点眼花缭乱。

走进任何一家汽车销售店,销售人员都会热情地向你介绍各种听起来特别高级的技术,比如涡轮增压带来的强劲动力,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几秒钟,还有那个换挡飞快的双离合变速箱。

再加上车里那块比平板电脑还大的屏幕,能语音控制,能在线导航,感觉买的不是一辆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设备。

买车开到报废,认准这三大件,自吸+AT组合最耐用!-有驾

这些新技术确实吸引人,让开车变得更有趣、更有劲。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不追求三五年的新鲜感,而是打算买一台车,就安安稳稳地开,开上十年、十五年,直到它跑不动了,自然报废,那么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和现在的主流宣传不太一样,那就是回归到最传统、最基础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的质量上来。

而在动力组合上,那个听起来有些“老派”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配上AT自动变速箱,可能才是最让人省心、最能陪你走到最后的选择。

咱们先来聊聊发动机。

现在市面上最火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它的原理,通俗点说,就是在发动机上加了一个小风扇,这个风扇利用汽车排出的废气来转动,然后把更多的空气硬生生地压进发动机的气缸里。

空气多了,喷的油就能烧得更猛,动力自然就强了。

这就像给一个普通人打了兴奋剂,让他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对发动机内部零件的损耗是很大的。

你想想,天天让你高负荷加班,身体能不出毛病吗?

有经验的修理师傅拆解过很多跑了二三十万公里的发动机,他们发现,在同样的使用强度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活塞、活塞环这些关键部件的磨损程度,要明显比自然吸气发动机严重得多。

有数据显示,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跑到三十万公里,气缸壁上磨损出的沟槽深度可能达到0.05毫米,而保养得当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磨损量可能还不到它的一半,只有0.02毫米左右,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磨损大了,就会出现烧机油、动力下降、油耗增高等一系列问题,维修起来既费钱又费心。

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就不一样了,它没有那个“小风扇”,完全是靠活塞往下运动时产生的负压,像人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地把空气吸进气缸。

它的整个工作过程非常平顺,没有那种突如其来的压力和温度剧增,对内部零件的冲击和负担要小得多。

它就像一个练长跑的运动员,虽然瞬间爆发力不强,但耐力好,气息悠长,能一直稳定地跑下去。

买车开到报废,认准这三大件,自吸+AT组合最耐用!-有驾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出租车或者网约车,尤其是以前的老车型,比如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跑个五六十万公里发动机都不需要大修,就是因为它们大多用的是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说完了发动机,再来看看变速箱。

现在和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最多的,就是双离合变速箱,简称DCT。

它的优点是换挡速度快,动力传递直接,开起来感觉很爽快。

但它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是两套手动挡变速箱的集合体,靠离合器片的结合与分离来换挡。

这个结构在畅通的路上跑没问题,可一旦遇到我们国内城市里常见的堵车路况,那就比较麻烦了。

车子走走停停,变速箱的离合器片就会频繁地在半联动状态下摩擦,温度会急剧升高。

很多开双离合车型的朋友可能都有过体验,堵车时间一长,车子就可能出现抖动、顿挫,甚至仪表盘上会跳出变速箱过热的报警。

这就像你一直在用半离合状态开手动挡车,离合器片磨损得快,还容易烧坏。

相比之下,AT自动变速箱,也就是液力自动变速箱,它的工作原理就温和多了。

它的核心部件叫做“液力变矩器”,里面没有硬碰硬的摩擦片,而是充满了传动油。

动力的传递,是靠一个泵轮搅动油液,带动另一个涡轮转动来实现的,中间隔着油,形成了一种“软连接”。

这种设计天生就能缓冲掉发动机传来的冲击,换挡过程非常平顺,几乎感觉不到顿挫。

在堵车的时候,AT变速箱只是油液在里面搅动,温度变化很小,稳定性非常高。

一位开了多年网约车的老师傅就说,他开的那台老款自吸加AT的车,在夏天最堵的时候,水温表稳如泰山,而他看到很多新款的双离合车,堵一会儿就得停到路边歇一歇,不然就报警。

从耐久性上讲,AT变速箱的行星齿轮结构非常耐用,只要按时换油,跑个几十万公里基本不会出大问题。

而双离合变速箱的离合器模块,算是一个易损件,到了一定里程可能就需要更换,费用可不便宜。

买车开到报废,认准这三大件,自吸+AT组合最耐用!-有驾

我们再来算一笔经济账。

买车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养车费用才是长期的支出。

从十年的使用周期来看,选择自吸加AT的组合,确实能省下不少钱。

首先,涡轮增压器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娇贵的部件,它需要用更高品质的机油来润滑和降温,保养成本就高一些。

而且涡轮增压器是有寿命的,万一坏了,更换一个的费用动辄大几千甚至上万元,而自然吸气发动机根本没有这个部件,也就没有这笔潜在的开销。

其次,很多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追求效率,采用缸内直喷技术,时间长了容易在进气门背面产生积碳,影响发动机工作,需要定期花钱去清理。

而自吸发动机的进气方式,积碳问题要轻微得多。

在变速箱保养上,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油周期通常比AT变速箱更短,换油的费用也不低。

这么一项项算下来,十年二十万公里,省下一万多块钱的维修保养费是实实在在的。

这笔钱,可能都够你买一辆不错的摩托车了。

而且在二手车市场,同年份、同车况的车,自吸加AT的保值率普遍要更高一些,因为二手车买家更看重省心和耐用,车贩子也懂这个道理。

最后,我们看看一些真实的数据。

根据北美《消费者报告》这类权威机构长期的跟踪调查,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AT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其故障率一直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国内一些大型网约车平台的数据也很有说服力,在那些高强度使用的营运车辆里,跑到三十万公里以上,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的比例,自吸车型要远远低于涡轮增压车型。

特别是在一些极端环境下,比如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机械结构更简单的自吸加AT组合,冷启动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也表现得更出色。

当然,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涡轮增压和双离合技术,它们在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满足了另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对于那些把汽车当成一个长期伙伴,追求皮实耐用、省心省钱的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在做选择时,真的有必要冷静下来,拨开那些炫目的技术光环,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需求。

是想要一时的驾驶激情,还是想要长久的安稳陪伴?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跑了几十万公里,机油尺拔出来依旧清亮的老车身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