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跑得风生水起,有人却累得气喘吁吁。吉利和奇瑞这对“老对手”,一个忙着数钱,一个忙着“生孩子”,而奇瑞的掌门人尹同跃,估计这会儿正急得直跺脚。
吉利:收拳是为了打得更狠
吉利这几年可没闲着,左手收购沃尔沃,右手入股奔驰,最近又和百度搞起了自动驾驶,活脱脱一个“汽车界的资本玩家”。2023年财报一出来,净利润直接飙到百亿级别,股价也跟着蹭蹭涨。李书福的策略很明确:不盲目扩张,而是精准出拳。
你看,吉利现在主打的是“高端化”和“全球化”,领克、极氪这些子品牌一个比一个能打,欧洲市场销量更是节节攀升。别人还在为国内价格战焦头烂额,吉利已经跑到国外赚欧元去了。这招“收拳猛赚钱”,玩得是真溜。
奇瑞:生了一堆孩子,却没一个能打的
反观奇瑞,这些年光顾着“生孩子”了——瑞虎、艾瑞泽、星途、捷途……品牌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可问题是,生得多不代表养得好。除了捷途靠着低价SUV混得还行,其他品牌存在感低得可怜。
更尴尬的是,奇瑞的高端化一直没搞起来。星途本来想对标领克,结果销量惨淡,消费者根本不买账。尹同跃急啊,去年还喊出“奇瑞要重回自主品牌第一梯队”的口号,可现实是,吉利、比亚迪、长城早就跑没影了,奇瑞还在原地打转。
尹同跃的焦虑:再不转型就真晚了
尹同跃不是没努力过。新能源浪潮一来,奇瑞也赶紧推出了大蚂蚁、QQ冰淇淋这些电动车,可惜市场反应平平。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吉利的极氪001都成了爆款,奇瑞却连个像样的技术亮点都拿不出来。
更糟的是,奇瑞的海外市场虽然看起来热闹,但主要靠的还是低价策略,利润薄得可怜。吉利在欧美卖车赚的是品牌溢价,奇瑞在俄罗斯、南美卖的却是“性价比”,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未来:奇瑞还能翻盘吗?
现在的问题是,奇瑞到底该往哪儿走?继续“多生孩子好打架”?还是学吉利,集中资源搞几个拳头产品?尹同跃最近频繁露面,又是谈技术,又是谈合作,看得出来是真急了。
可光着急没用,关键得拿出真本事。新能源赛道已经挤满了巨头,奇瑞要是再拿不出点硬核技术,恐怕连“二线品牌”的位置都保不住。
最后留个问题:你觉得奇瑞还有机会翻身吗?还是说,这场“生孩子”的游戏,终究敌不过“收拳赚钱”的狠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