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阿姨学车遭教练怒吼心酸落泪,驾校怎容年龄歧视?

难道学车这件事,真就成了年轻人的专属游戏?

当一位58岁的张阿姨,在驾校练车时,仅仅因为一次方向打错,就被教练劈头盖脸地吼道:“你这脑子怎么回事?

教十遍都记不住!”

那一刻,她红了眼眶,把车停在路边,回家后默默流泪,低语道:“早知道这么受委屈,就不该来考驾照。”

这声音,像一道刺耳的回响,在最近关于退休阿姨学车被训斥的事件中反复出现。

有人倒库压线被嘲讽“浪费宝贵时间”,有人换挡慢被嫌弃“反应迟钝”。

可谁又敢拍着胸脯说,学车就只能是年轻人的事?

这些勇敢迈出第一步的阿姨们,她们需要的不是冰冷的指责,而是一份恰到好处的体谅和耐心。

58岁阿姨学车遭教练怒吼心酸落泪,驾校怎容年龄歧视?-有驾

我们不得不承认,年长者学习新技能,本就比年轻人要多几分挑战。

为何要用同样的标尺去衡量?

58岁的张阿姨,眼睛已不如从前锐利,看后视镜时,需要眯着眼仔细辨认;手脚的配合度也打了折扣,踩离合时,力道总是不那么精准,好几次刚把离合踩到底,脑子还没跟上指令,忘了同步挂挡。

可她呢?

每天早早出现在练车场,小本子不离手,把教练说的要点一一记录。

晚上回家,还得让老伴儿搬来椅子,模拟方向盘,一遍遍练习转动。

年轻人可能三天就能熟记的点位,她得花上一个星期。

但即便如此,她从未想过放弃。

如果教练能多给她几秒钟的思考时间,多一句温和的“别担心,慢慢来”,她或许就不会越练越慌乱,越练越觉得自己不行。

那些气急败坏的教练们,总把“教不会”挂在嘴边,却为何忘了,他们自己当初学车时,也曾把油门当刹车踩,也曾把车熄火到怀疑人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难道在驾校就失效了吗?

58岁阿姨学车遭教练怒吼心酸落泪,驾校怎容年龄歧视?-有驾

再说,这些退休阿姨们考取驾照,究竟图的是什么?

是虚荣心作祟,想在人前显摆吗?

绝非如此。

她们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

张阿姨的儿子远在外地工作,她想趁着身体尚好,多去看看孙子。

可你知道吗?

坐高铁转好几趟公交,来回一趟得耗费多少精力?

这对于体力日渐衰退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

小区周边的超市也有些距离,提一袋沉甸甸的米回家,气喘吁吁是常态。

如果她能熟练驾驶,这些日常琐事将迎刃而解。

楼上李阿姨的情况更是触动人心。

她学车,是为了给忙碌的女儿分担一些压力——女儿下班晚,孩子就得在托管班多待一会儿。

如果李阿姨能开车去接送,孩子就能早点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她们学习驾驶,并非赶时髦,而是希望晚年生活能更自由、更舒心,同时也能减轻家人的操劳。

仅仅因为学习速度慢一些,就要承受“没必要”、“瞎折腾”的标签,这未免太伤人心了!

更令人感到不适的是,某些驾校和部分学员,似乎戴着一副“年龄有色眼镜”。

他们觉得退休阿姨学车,不过是来“凑数的”。

张阿姨练车时,就曾听到旁边有年轻学员嘟囔:“这么大岁数还来占名额,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怎么练?”

教练更是时不时抛出一句:“你们这年纪,能考过就不错了。”

听听,这是何等刺耳的言论!

然而,事实却狠狠地打了这些人的脸。

去年,我们小区王阿姨,59岁时顺利拿到了驾照。

从理论到实操,一路绿灯,科一、科二、科三,全部一次过关!

拿到驾照后,她更是驾驶着爱车,载着老伴儿四处旅游,日子过得比谁都逍遥自在。

年龄,从来不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才是真正的枷锁。

如果社会能少一些冷嘲热讽,多一些善意的鼓励,这些阿姨们学起车来,只会更有干劲,更有成效。

58岁阿姨学车遭教练怒吼心酸落泪,驾校怎容年龄歧视?-有驾

说到底,对于许多退休阿姨而言,学习驾驶,不仅仅是掌握一项新技能,更是圆一个久藏于心的“少年梦”。

张阿姨曾向我袒露心声,年轻时就对汽车充满了向往,可那时生活所迫,要操持家务,要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

如今,退休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却要面对这样的冷遇。

她告诉我,哪怕多花一个月时间,只要能顺利拿到驾照,心里就踏实了。

这份坚持,这份对生活的热情,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倍加珍惜和尊重的吗?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句话在任何年纪都不应被遗忘。

笔者认为,驾校的教练们,不妨调整一下教学策略。

给阿姨们讲解要点时,字号不妨大一些;操作演示时,动作可以慢一些,重复的次数可以多一些。

年轻学员们也无需急于一时,等阿姨们完成练习,再上车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至于那些勇敢追梦的阿姨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和责骂而气馁。

学得慢些没关系,勤能补拙,多加练习,终将熟能生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学车这件事,从来就不该被年龄所设限。

无论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还是步入晚年的长者,每个人都拥有追求便捷生活、实现人生梦想的平等权利。

对于那些怀揣勇气,踏入驾校大门的退休阿姨们,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而非冰冷的指责。

毕竟,“你我皆凡人,生而有老时。”

今日的这份包容与善意,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温暖我们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