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修车的小吴前阵子还说,巡弋250一下来,整个踏板圈气氛都有点儿不一样了——光阳那边反应挺快,S250和2025款250都紧跟着掉了价。小吴晚上拉着烟说,价格比拼就像菜市场,哪个摊贩多切一刀,谁后脚也得跟着降,唉,不然客都跑了。
先说S250吧。这车2018年那波刚上的时候,属于大家口中的“高配踏板”,外头壳子看着确实比一般250大一号,线条有点激进,老韩还笑说:侧着一看像辆小号摩旅车。可这才过多少年,内里的配置一个个都要淘汰队了……现在再问,有的新手都觉得“配置不太跟趟”,降价也没脾气。
车里那台246的单缸水冷,四气门,官方说23.4匹,扭矩23出头。我群里那哥们自己上了测功机,说实话,要比QJ、赛科龙那些同级别还是差那么一截,大概低一成。也有人问到底差哪?“开起来咋样?”其实根本不是速度差,只是初段那股子劲没那么饱满——加速一脚下去,没有国产车的那种咬劲。
底盘悬挂嘛,正立37前叉、后面5段可调,为了适应南方那些老石板路,实际调软点能扛得住。那次我带着小孩去坡头市场贩,烂路一过,前轮还行,后轮震得腰都有点哼哧气——体重高上点就觉得偏硬。直道刹车,三活塞前卡钳,配双通ABS和TCS,理论安全性拉满,不过你问街坊老林,他就一句话:“刹死了都,滑倒过几次。”
TFT仪表、手机互联、导航,这些花头都有,就是原厂没给胎压监测和行车记录仪,厂里解释说为成本让步。师傅说:“装个行车记录仪才几百块,出厂都抠。”有一回胡师傅还错把胎压警示当作灯泡烧了,嘀咕了半天。
再看2025款那台250。实际上在店里,大家叫它“简配赛艇”。主体还是那味浓郁的大踏板样子,线条厚实,坐垫宽,油漆也素不少,低调了寡淡。用的是旧的两气门发动机,动力比S250又矮了一手,骑着没什么推背感。不过老车友反而喜欢,说耐用、省心,开坏的少。油耗嘛,实际城区一脚油一脚刹,一箱油估计180-200来回浮动。有人抱怨机油用得快,每4000公里就得催一次保养。
跟S250一样的轮胎尺寸,只是地盘离地加高到了150mm。带小孩下乡去果园,那段碎石坡上来,不刮底。原厂正新胎,有贴吧车友说,下雨天刹不住,“滑得慌”,要换玛吉斯。仪表呢,是液晶和指针混合那种,没啥科技玩意,不过标配了前置记录仪——这其实倒是对路,有次邻居小曹早高峰挤公交,被撞了车,靠这玩意理赔还真快。
有个行业八卦,据说光阳的这个系列,原本打算做“家用旗舰”,但市场反馈偏冷淡。卖车的张姐八月底晚上吃酒席还说:“一天三个电话,两个问巡弋还有一个问折旧的。”大陆这块,价格下拉得厉害,原厂换壳不如换芯,卖点撑不住。再加上国产同级像卷王,三大智能互联、胎压、跑马灯,都堆上去了,光阳不少老用户转头问赛科龙、无极了。隔壁小叶刚刚用8000块把19款的250卖掉,也有人直接换了国产电摩,说是升级体验。
另外插一句:不少人上手后抱怨工地用车险情,动力输出不平顺,起步窜。有老司机支招,电控油门学着慢给,有的甚至自己回去刷一刷ECU。技师小罗有回接到一辆“热车怠速忽高忽低”,拆开看看,原来是怠速电机卡灰尘。诸如此类小毛病,你不亲自上手永远也不了解里面的门道。
最近朋友圈疯传一段儿旧赛艇自燃视频,其实追查下来是私改电路线惹的祸。行业师傅都摇头,说改装要找专业人,别贪图便宜找电工师傅硬接一根线。
写到这里,隔壁老陈刚从医院回来说摔车保险理赔批了——还是感谢那台带前置记录仪的250,证据齐全。哪天他要把车换了,倒想看看这批降价的老款是不是能在二手市场多卖几百块?至于谁还能等来价格再砍一下,大概也只有那些兜里攒着急用钱的骑手,盼着巡弋压着这帮台湾品牌继续折腾下去。
(小部分冷门信息转述自车友微信群老林和贴吧“小刀快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