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

前几年咱们选车,基本就是打开配置表比续航、拿着报价单算优惠,谁家降价多,就想去谁家多看看。

可最近逛车友圈你会发现,风向变了,有人晒的不是“买这车省了多少钱”,而是在赛道上漂移的视频、跟着越野社群去山里撒野的照片。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向来把成本抠到极致的比亚迪,居然拿出50亿在郑州建了座专业赛车场。

要知道,2024年整个自主车企里,能赚够50亿净利润的也就6家,比亚迪这波操作,到底是“有钱任性瞎烧钱”,还是真摸透了行业接下来的玩法?

其实这背后藏着的,正是国产车从“拼硬件参数”转向“拼用户人心”的关键转折,以后咱们买车,光看配置表可能真不够了。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一、消费者先变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现在大家选车的逻辑跟以前不一样了。

前两年朋友聊买车,开口就是“10万级SUV里谁的L2辅助驾驶功能全”“这款车续航比那款多50公里”。

可现在更常听到的是“开这款车能不能进越野圈”“车企有没有赛道体验活动”。

这还真不是个别情况,有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因为参加了车企的文化活动,比如赛道日、车主社群聚会,最后决定买车的消费者,占比已经达到35%,比2023年整整高了20个百分点。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市场实在是太拥挤了。

现在市面上光是汽车品牌就超过70个,车型更是有330多款,尤其在10万级SUV这个热门区间,全景影像、语音交互早就成了标配,不同品牌的硬件差异基本被磨平了。

车企想靠“多堆个配置、多降点价格”吸引用户,结果却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有数据能说明问题:2024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4.3%,到2025年一季度更是跌到了3.9%,比全国工业平均利润率5.8%低了一大截,不少车企卖一辆车,净利润连1万都不到。

而且咱们消费者的需求也确实越来越高了,以前觉得“参数好就是车好”,只要续航够长、配置够全,就觉得值。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现在更看重“开这款车能给我带来什么”,可能是加入越野圈后的归属感,也可能是去赛道体验后能跟朋友聊的话题。

就像我身边有个朋友,买越野车不是真要去翻山越岭,而是喜欢周末跟着车友组队去轻度穿越的氛围。

还有人关注赛道文化,不是想飙车,而是觉得能把车开得有技巧,能获得身边人的认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价值”,比单纯说“马力多大、续航多远”,要更能打动人。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二、车企跟着破局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聪明的车企其实早就不盯着价格战了,而是把心思放在了“靠文化留住用户”上。

比亚迪虽然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但50亿建赛车场这步棋,把这种“破局思路”做得更显眼了。

了解比亚迪的人都知道,它向来是“成本控制狂魔”,连研发投入都要一笔一笔算清楚,可这次在郑州建的全地形赛车场,一点都没“将就”。

这座赛车场是国内首批专门为新能源车设计的,还特意做了沙漠冲坡、湖水航行这些极端场景。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不用大老远跑到阿拉善,在城市里就能体验冲沙的刺激;开着仰望U8在70米长的水池里转弯时,车轮在水里的运作能透过透明亚克力窗看得清清楚楚。

这种能亲手摸到、亲自感受到的技术展示,比看100遍广告都要实在,比亚迪会这么做,其实也是被市场逼到这份上了。

以前它靠三电技术、供应链整合能力,就算有人吐槽设计老气、服务一般,该买的人还是会买,销量一直很稳;可2025年的市场真不一样了。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就看7月的数据,比亚迪卖了30.4万辆乘用车,同比只涨了0.07%,环比还跌了;海鸥、宋Pro这些以前的主力车型,销量冠军被吉利银河、星月L抢了过去。

更头疼的是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因为“没品牌溢价”,一直打不开局面。

硬件优势不明显了,只能靠“让用户有代入感”的体验,拉近跟消费者的距离,其实在“靠文化留客”这件事上,领克和长城早就有布局了。

领克一直盯着赛道文化,常年办赛事、搞车主活动,还组建车队去参加世界级比赛,硬是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里,打出了“性能车”的标签。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现在喜欢驾驶的用户,一提到“赛道体验”,首先想到的就是领克。

长城就更绝了,在越野领域深耕了好多年,不光搞出了自己的越野分级标准,还建了庞大的越野社群。

它不是让用户“买一辆越野车”就完事了,而是让用户“加入一个越野圈子”。

就像玩越野的人,一说起“坦克品牌”,就会想到跟车友一起穿越无人区、一起露营的日子,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比单纯降价要管用得多。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三、长远较量

可能有人会疑惑:车企与其花50亿建赛车场,不如直接降价给消费者实惠,这不更实在吗?

说实话,短期来看,降价确实能立刻把销量拉起来,可2023年那波价格战已经把后果摆在那了,不少车企单车利润跌到不足1万。

有的甚至卖一辆亏一辆,到最后连研发新技术、提升服务的钱都没有,长期下来,消费者其实也得不到好处。

而搞文化、做社群,虽然短期内要花不少钱,却是在给品牌“攒后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保时捷,它的年销量不算行业顶尖,可靠品牌力赚得盆满钵满。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买保时捷的人,不只是买一辆车,更是买“高端运动”的生活方式,还有那种身份认同。

比亚迪建赛车场、领克搞赛事、长城做越野社群,本质上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把“买完车就跟品牌没关系”的一次性用户,变成“愿意长期跟着品牌走”的拥护者。

资本市场也更认可这种逻辑,如果车企只靠降价冲销量,投资人会担心“规模上去了,利润却没了”。

可如果车企靠文化和体验形成了品牌溢价,就意味着有稳定的现金流,还有可预期的利润,这也是比亚迪敢砸50亿“赌未来”的原因,它不是在搞“面子工程”,而是看明白了,“情感认同”才是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四、国产车“懂消费者”

从70个品牌扎堆打价格战,到车企集体砸钱搞文化、做体验,国产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硬到软”的转型。

不管是建赛车场、搞赛道文化,还是做越野社群,这些动作看着零散,本质上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当所有品牌的硬件参数都差不多时,怎么让消费者真正“爱上”这个品牌?

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件好事,以后买车,不用再对着配置表反复纠结“这款比那款便宜两千块,值不值得选”,而是能找到真正契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品牌。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喜欢驾驶,就选有赛道文化的,爱越野,就加入对应的社群;就算只是家用,也能通过品牌的活动,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能带来归属感的“生活伙伴”,或许某天,我们选车时会说“我选这个品牌,因为它懂我的生活”,而不是“它比别家便宜几千块”。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准备买车,会更愿意选直接降价让利的车企,还是愿意为能带来归属感的“情绪价值”买单?

车企改玩新花样!比亚迪疯砸50亿建赛道,买车比降价已成过去式?-有驾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