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堪比一场热闹的群雄逐鹿,而比亚迪毫无悬念地站在了风口浪尖。有人说,比亚迪的半年销量达197万辆,这个数字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吓唬同行的。毕竟,第二名奇瑞不过卖了72万辆,而且比亚迪的成绩几乎等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细算一下,每天一万零九百辆被卖出去,相当于一分钟七辆新车上路。一边还在研究怎么卖车的人,此刻只剩下羡慕。
奇瑞的成功也绝非偶然。72万辆里有将近四成来自海外,靠“国内卖一辆,国外再卖一辆”的打法,库存压力立马减半。俄罗斯、墨西哥、南非马路上,奇瑞的瑞虎、艾瑞泽比当地狗还常见。即便没有比亚迪那么夸张的声量,奇瑞也靠全球化舞姿站稳了脚跟。
吉利则奉行“多生孩子好打架”。银河、极氪、领克三大品牌轮番上阵。银河仅用一年半时间便卖出54万辆,极氪001 FR零百加速不输超跑,订单都排到了明年。这种打法,哪怕不能每个孩子出状元,至少保个三好学生稳稳当当。
老牌车企们的转型速度堪比变魔术。长安系分身有道,深蓝SL03单月一万三销量,轿跑UNI-V十万出头,年轻人买菜第一辆车,不再止步于飞度。五菱则坚守一条铁律——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曾经的宏光MINIEV一辆小电车席卷大江南北,如今缤果又把价格打到五万元区间,三四线小城销量蹭蹭上涨。停车不难,买菜接娃刚好,简直是城市生活的“真理”。
与此同时,哈弗H6依然有话语权。卖了十三年,累计拿下四百个月SUV冠军的头衔。新能源版本H6 DHT-PHEV更是油耗三升出头,老车主看得牙痒痒,直呼自己买早了。坦克系列则为长城撑起了另一块天地,SUV还得是他们的大本营。
捷途这种旅行车定位的新势力也没闲着。X70、X90主打七座家庭车,后备箱可以塞进四个大行李箱,直接对准周末露营的“全民热”。三十万台车有一半成了家庭第二辆的“真爱小三”。
不过要说最具“逆袭”意味的,还得看被中国车企“复活”的名爵MG。MG4 畅销欧洲,英国的销量竟盖过了大众ID.3。本地跑车MG Cyberster带着剪刀门亮相,路人手机拍拍拍,年迈英伦品牌成了新晋网红。
红旗则走上了一条“人民豪华”路线。H5把B级车价格打到十五万元,H9又成为婚庆市场抢手货,车头的立标抢尽了劳斯莱斯的镜头。此刻的中国豪华品牌,不靠情怀,开始靠产品吃饭。
放眼前十,新能源车已占八成江山。比亚迪、银河、五菱、深蓝、极氪,清一色纯电或者混动,燃油车只剩回忆。加油站也逐渐成了电动车的“临时驿站”。技术同质化已见苗头,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电机、英伟达的芯片一应俱全,大有“拼到最后,只有价格血战”的架势。此刻,谁能整出点差异化,谁才有资格分蛋糕。
海外成为必争之地。奇瑞四成销往国外,MG在欧洲占六成市场份额,比亚迪泰国工厂刚开工,大有“不打国内价格战就卷到国际”的趋势。
消费者也变聪明了。如今买国产车,不再是兜里没钱的无奈之选,而是“会过日子、懂行内行”的理性抉择。续航、智能驾驶、颜值、价格,缺一不可。不知不觉之间,买车格局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挑剔的转变。说到底,国产车的变迁,远比销量数字本身更有意思,更值得把玩五味。
毕竟,谁能想到,十年前还被人嫌弃的“国产四轮”,如今竟成了国际主场上的座上宾?等数据静下来,留给我们的,只有新的思考——中国车企卷的不是市场,而是未来与可能。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