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07dm虽然卖的不好,但是它还在坚持持续OTA更新。这点我觉得挺值得说的。别看销量不佳,它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很多人觉得车卖得差就不理你了,或者OTA可能影响成本,哪天就不更新了。有没有搞错?我跟你讲,现在厂商能一直不停给车推新软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车到山前必有路。
你说这车卖得不行,真是的,我昨天还翻了下朋友圈,好几个海狮07dm的车主发感叹:还是OTA新版挺实在的。而且我知道,海狮07dm的硬件其实早就落后了,人家硬件那会儿就没打算多用点钱去换配置,只是靠软件维持一段时间。要我说,这其实也是厂商的策略——维护赖以生活的用户基数。
让我想起腾势N7,销量也就几千台每年,但它还是坚持做OTA。你觉得那些销量大一点的车能保证年年升级吗?显然不一定。销量高不代表厂商有更强的责任感,反倒可能是资金压力大,腾势N7也不是特别火,但我观察到,它们的售后服务都挺重视。
你觉得,这是不是代表厂商对用户有责任感呢?我觉得,至少他们都知道:你的车用得开心,愿意持续买他们的配件,日子才好过。这跟我们平时买手机情况差不多。你用几年的手机,厂家还不断推系统升级,免得你觉得这?这车都没用几年还不能升级——这点其实是厂商对市场信心的体现。
说到这里,我还是有点担心。毕竟一些老车型,硬件上实在有限,OTA既没办法,也不太值。比如海豹06dm出口欧洲版本硬是丐版,我那天翻了相册,看到一组在欧洲的图片,车开得挺慢的,内饰也丑丑的(哎,市场真是靠差异化嘛),但它赔钱出口还是得硬着头皮干。
这种情况让我疑惑,小厂商能坚持OTA更新,真的是市场对用户负责的表现吗?还是仅仅为了表面文章?其实我觉得也有可能,厂商还是想用软件把硬件的不足弥补一下,让车看起来还不错。
举个生活比喻:就像你买了双鞋,鞋底已经磨平了,但鞋面还算好看。你可能会觉得还行吧,但如果厂商不提醒你,假装鞋底没事,那就怪他们不负责了。OTA更新也是这个逻辑——告诉用户,我们还在关注你们,即便硬件早就不行了。
我对某些车型的持续OTA心里还是有点犹豫。硬件先天不足,软件即使再牛,说不定也修补不上去。你有没有想过,像那些将硬件卖得差强人意,还能保持OTA更新的厂商,实际上赚的还挺少?这点我没细想过,但猜测——或许这是厂商的博弈策略。反正我觉得,更新只是一方面,Hardware才是根本。
讲个小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朋友说:你别老光看那些上市车,二手车市场实际上更能体现技术水平。我倒是觉得,二手车的保值率,可能跟制造工艺以及零件的耐用性关系更大。同价位的车,某些车型的零件更耐用,保值率高一些。
顺便说一句,百公里的成本估算有点随意,但我估算一下一辆普通SUV的油费、保险、养护,差不多每百公里得300块左右。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厂商近年来在推微混动的原因——既能省油,也能延长硬件寿命。
厂商的责任感是不是,也和他们有没有耐心经营市场有关。你比如那次修车的时候,销售的小师傅说:这车做工挺扎实的,但就是油耗偏高啊。我心想,这油耗是不是也跟硬件有关?还是只能靠软件优化?
有一个小插曲:我前几天陪朋友试驾,他特别关心油耗问题,我就打趣说:反正三线城市的油费要占不少。他笑:反正买车主要就碰运气,技术都一样。
难不成,真有人觉得,买车就是一场赌。
你怎么看?
(这段先按下不表)
无论是持续OTA的厂商,还是硬件差点的车型,他们都在用不同方式妥协或者坚持。但也都在试图证明:他们对用户的责任不仅仅是在销售时的诺言,更在不断地推送价值。你觉得现在谁更实在点?还是说,还是得等一等看,硬件和软件的平衡还能走多远?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