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搞了个大新闻,银河星耀6,预售价8.58万,首发价直接干到7.98万。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不是吉利牛逼,而是李书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对整个A级家轿市场进行一次惨无人道的饱和式轰炸。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PLUS是掀了合资的桌子,把蛋糕自己端走了。
那吉利银河星耀6就是把桌子劈了当柴烧,顺便把餐厅老板绑了,问他另外几桌客人什么时候结账,他好拿钱走人。
这是一种典型的“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好”的修仙自爆流打法,要么当场飞升,要么原地成盒。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这个市场之前是什么样的。
A级家轿,一个听起来特别无聊,但实际上是所有车企命根子的市场。朗逸、轩逸这些老牌油车选手,就像是武林里的名门正派,虽然武功套路老了点,但江湖地位稳固,靠着几十年的口碑和线下渠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然后比亚迪来了,秦PLUS DM-i像一个修炼了魔功的少年,上来就是一套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直接把价格打到了“电比油低”的区间。
名门正派们当时就懵了,说好的点到为止,你怎么直接下死手?
但他们还能嘴硬,说我们有底蕴,我们有品牌玄学,买我们车的人,图的是一个“稳”字。
是是是,你们稳,你们的销量也在“稳步”下滑。
这个市场,从存量竞争,瞬间就变成了黑暗森林。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任何一个看起来无害的对手,下一秒可能就会掏出意大利炮给你来一发。
而吉利银河星耀6,就是那门刚刚被从仓库里拖出来的,还泛着机油味的意大利炮。
7.98万,你得到了什么?
一个车长超过4米8,轴距2756mm的大家伙。这个尺寸,放在几年前,那是正儿八经的B级车身材。
现在,它告诉你,这是A级车,而且价格比很多A0级小车还便宜。
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是。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压缩毛巾,老板不仅给了你毛巾,还附赠了一个五星级酒店的浴室。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是那套雷神AI电混2.0。
讲真,现在车企发布会上的技术名词,已经快跟修仙小说里的功法一个级别了,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听起来都牛得不行,但到底是个啥,没人说得清。
什么“AI电混”,什么“星睿AI云动力”,听起来就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和三体人喝多了之后一起攒出来的项目。
但消费者不关心这个。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告诉你我们关心什么。我们关心的是,这玩意儿到底省不省油。吉利说,这车能做到“2L级全球最低油耗”。
这个牛吹得有点大,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
但哪怕它实际油耗是3L、4L,配合这个价格,那也是乱杀。
以前我们买车,总是在动力、油耗、空间、价格这几个点上反复横跳,像个精神分裂。现在吉利告诉你,别纠结了,我全都要,而且我还要把价格给你干到底。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玩游戏,对面氪金大佬一身神装,结果你开了一个修改器,一键解锁了所有装备,还把大佬的账号给封了。
你说这合理吗?这不合理。但爽不爽?太爽了。
再看那个座舱,10.2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还有Flyme Auto。
现在的车,内饰不给你搞两块大屏幕,都不好意思叫智能汽车。大家都在卷屏幕尺寸、卷芯片算力,卷谁家的语音助手更像一个真正的傻子。
吉利这个操作,属于是“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在卷什么,但我先跟了,而且要加大加大再加大”。
Flyme Auto这玩意儿,魅族用户看了估计要流下两行热泪,当年做手机没干成的霸业,结果在汽车上秽土转生了。
这就叫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个产品经理的终极梦想,可能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把他当年没能上线的需求,在另一个产品上强行实现。这种执念,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就懂了。
还有那个千里浩瀚H3辅助驾驶,支持CNOA城市通勤领航。
坏了菜了,连城市NOA都下放到8万级的车上了。
这让那些卖二三十万,还在吹嘘自家L2辅助驾驶多么成熟的品牌情何以堪?
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都是轻的。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脱离实际场景谈论自动驾驶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你用了多少个激光雷达,多少个摄像头,算力有多高。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中国,在老头乐。
只要路上还有一个不按套路出牌、可以随意变道、刹车全靠缘分的老头乐,你所有的算法、所有的模型,都只是个笑话。你那价值连城的AI系统,在一个价值三千块的铁皮盒子面前,脆弱得像个刚出生的婴儿。
因为AI的逻辑是基于规则和预测的,而老头乐的驾驶逻辑,是道,是混沌,是“道诡异仙”,是三体人来了都无法理解的自由意志。
所以,吉利给的这个CNOA,你不能全信,但你必须得有。
这就像你买方便面,包装上画的红烧牛肉,你明知道里面不可能有,但如果它不画,你就是觉得它不正宗。CNOA就是这碗方便面上的红烧牛肉,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你看,我没骗你吧,我真给了”的态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一群发了疯的赌徒,是不是有点不尊重人。
但你仔细想想,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不是正常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血腥的“大逃杀”。
活下去,是唯一的目标。
体面?利润?品牌调性?这些都是奢侈品。
在饿死之前,没人会关心吃相好不好看。
吉利星耀6这一刀,直接砍在了合资品牌的大动脉上。朗逸、轩逸这些曾经的神车,现在面对这种配置和价格的怪物,除了降价,还能干嘛?
但降价是饮鸩止渴。它们的成本结构、品牌溢价,都不支持它们进行这种自杀式的价格战。
这就很尴尬了。打,打不过。跑,跑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这些不讲武德的“卷王”一点点蚕食。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物种入侵。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的是,我们能用前所未有的低价,买到配置高到离谱的车。车企为了活下去,把我们当成了上帝。
坏的是,这种烈度的竞争,必然会导致一些企业倒下。今天你刚买的车,明天可能车企就没了,你的售后、你的OTA,都成了泡影。
所以,吉利星耀6到底会不会赢?
谁知道呢。
汽车市场的最终结局,可能不是谁的技术最好,谁的品牌最响,而是谁的血最厚,谁能熬到最后。
最终的胜利者,不是因为他更强,而是因为他的对手都死光了。
而吉利星耀6,就是递给所有对手的一杯毒酒。
它说:“兄弟,我干了,你随意。”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