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长安UNI-K的智能驾驶让我在晚高峰解放双手
上周五的晚高峰,我被堵在CBD高架桥上动弹不得。手机突然弹出闺蜜消息:"你推荐的UNI-K真能自动驾驶?"我瞥了眼方向盘上发亮的蓝环,手指轻敲两下,车身便自动跟上前车。这个曾经在科幻片里见过的场景,此刻正在我的长安UNI-K座舱里真实上演。
三年前试驾某豪华品牌时,销售指着选装清单说:"自动驾驶套件加8万。"如今长安把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装进了20万级SUV。当UNI-K的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首次接管方向盘时,我能清晰感受到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网络正在工作——前车急刹时系统反应比我快0.3秒,弯道中方向盘修正角度精确到0.5度。这种科技平权带来的震撼,远比参数表上的150kW蓝鲸动力更令人心动。
真正颠覆认知的是APA6.0自动泊车。有次在万象城地库遇到仅剩的"夹心车位",开启遥控泊车后,车辆竟自己完成了前后移动12次的极限操作。看着5米长的车身以5cm间距精准入库,旁边特斯拉车主摇下车窗问了句:"这国产车?"UNI系列搭载的"北斗天枢"智联系统,正在重构人们对智能汽车的认知边界。
CS75PLUS的车主王哥给我讲过更惊险的故事。去年自驾川西时,AEB主动刹车系统在牦牛突然横穿公路时提前1.2秒介入。这个由长安自主研发的预警系统,现在已是全系标配。就像他说的:"智能科技不该是豪车专利,关键时刻能保命的才叫真豪华。"
最让我触动的是在重庆智博会看到的试验车。那辆装载着30个传感器的UNI-V,已经能在复杂路况下完成1000公里无人干预驾驶。工程师透露,明年量产的CD701概念车将搭载L3级自动驾驶,这意味着通勤路上处理邮件、视频会议都将成为可能。长安的"北斗天枢"计划正在把科幻场景加速拽进现实。
当夕阳透过UNI-K的太空舱式全景天幕洒进车内,车载AI突然提醒:"检测到疲劳驾驶,已为您开启座椅按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智能关怀,或许才是科技应有的温度。回看仪表盘上跳动的"Hi,长安"字样,我突然理解了这个百年品牌的新slogan——"科技长安,智慧伙伴"。
站在汽车智能化革命的拐点,长安用UNI系列的智能座舱、CS系列的主动安全、欧尚系列的智慧空间,编织着一张覆盖全场景的科技网络。下次堵车时,不妨试试按下方向盘左侧的蓝键,你会看见中国汽车工业给出的未来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