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俄罗斯新车市场再度滑落,单月销量定格在12.3万辆,同比下降18.7%,这组数字像一记警钟,提醒行业正在经历严峻的结构性调整。 整个2025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为89.6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22.4%,市场韧性正在被连番测试。
尽管个别品牌呈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但总体需求疲软、竞争格局日趋白热化的态势并未改变。 在这场拉力赛里,Lada仍然保持着“牌面”领先的位置,月销2.64万辆,虽仍居首,但同比却大幅下挫24.6%,市场份额下降至21.5%,创下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作为俄罗斯市场的长久王者,Lada如今正不得不面对来自国际品牌与中国车企的双重夹击,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抬眼看去,谁都知道,领先并不等于稳胜,胜负在于后续的持续供给与售后网络的可靠性。
中国品牌在本月的数据呈现分化格局。 哈弗以1.67万辆的月销稳居中上游,下降幅度为15.5%,这在整体颓势中仍显相对抗跌,市场份额攀升至13.6%,达到自2024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反观奇瑞,销量仅8023辆,同比下滑超50%,排名从原本的第三位滑落到第五位,明显被挤出“前四强”的竞争圈。 长安的表现同样低迷,5665辆左右的月销,同比下降49.2%,稳居第六名的位置。
欧萌达与捷途的月销量分别为3182辆和3087辆,跌幅都超过20%,在热闹的榜单里显得有些黯淡。 不过,榜单上也有逆袭的戏码。
Belgee这个由吉利与白俄罗斯合资的品牌,竟然在9月份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销量达8346辆,同比暴涨128.2%,市场份额提升至6.8%,从第五名一路跃升到第四名,刷新了历史最好成绩。 这样的“出圈”并非偶然,背后是合资协同效应的显现,以及在本土市场快速落地的产品策略与渠道优化的共同作用。
与此同时,韩国品牌Solaris与日本丰田成为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两大海外力量,Solaris销量激增102.0%,Toyota则提升了48.8%,两者的市场份额也因此刷新了历史纪录。 将视野拉回到行业全局,第三季度的俄罗斯汽车市场仍处在结构性调整阶段。
本土品牌的传统优势正在被逐步侵蚀,国内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寻求稳定增长与本地化深度绑定成为不少企业的主要策略。 部分车企通过深化本地化合作、优化经销网络与售后服务,试图在需求疲软的环境中维持增长动能;而另一部分国际品牌则凭借长期的品牌信任、可靠性与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在逆势中实现小幅回升。
有分析指出,这波市场波动并非单纯的“买买买”放缓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调整的过程。 消费者偏好在变化,进口车型的可得性、维修便利性、售后成本等因素,正成为决定购买路径的重要部分。
此时,Belgee的崛起给行业传递了一个信号:通过合资与本地化深耕,跨区域品牌仍有机会在陌生市场里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像Solaris和Toyota这样的品牌,凭借持续的品质稳定性与广泛的服务网络,也在逐步扩大自己的“信任边界”。 如果把场景放在一间莫斯科北部的汽车展厅,灯光柔和,车窗映出街灯的霓虹,一位年轻的顾客正对销售顾问说:“我想买一辆性价比高、售后稳妥的家用车,能不能给我一个不踩雷的建议?”售后顾问微笑,指向Belgee的展车:“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看它的销量和口碑都在涨,背后是本地化服务网络的日益完善。”另一边,Haval的展台前也挤满了观望者,他们在比较价格、配置与保值率,现场气氛因此显得既紧张又热闹。
这样的对话,正像市场的真实写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品牌的“可信赖感”成为最关键的护城河。 从数据层面看,9月的颓势可能并非短期事件,而是市场在迎接多重冲击后的阶段性底部信号。
拉动销量的因素,逐步从单一的价格优惠转向更深层次的产品力与服务力的对赌。 Belgee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跨国公司若愿意在本土化与渠道深耕上下功夫,便能在竞争中获得明显的上风。
哈弗、国产其他品牌若继续强化设计本地化、提升安全与智能化水平,也有机会在这场风暴中保住位次甚至攀升。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波动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和更清晰的性价比比较。
车型结构的调整、配置的升级、售后服务网络的扩展,都会直接影响到日常购车的实际体验。 对行业而言,未来或将出现更多以区域市场为单位的灵活组合:本地化生产、区域性特供、与国际品牌的联合运营都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热议的焦点,除了车型本身的性能,还包括如何降低总拥有成本、如何在复杂的供应链中保证交付效率,以及如何让售后网络真正做到“就近、精准、快速”。 结尾的观感不再是单纯的对比排名,而是对市场生态的深入观察:当中国品牌逐步在海外市场学会与本地合作、完善售后体系时,俄罗斯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也在逐步固化成一种新的竞争规则。 谁能真正拿到稳定的高性价比、谁又能用服务和信赖筑起长期的护城河,这些都将在未来几个月里逐渐揭晓。
你认为什么样的策略最能在这样的市场中获得持续增长?Belgee的崛起,是偶然的爆发,还是未来趋势的一个缩影?在你看来,消费者在选购时最看重的到底是价格、品牌、还是售后网络的可靠性?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这场看不见的博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