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十来万预算,想买辆靠谱的家用轿车,有没有啥推荐?我一听,这不就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嘛?既要空间大、坐着舒服,又得皮实耐用、养车不贵,最好还能有点科技感和档次感。说实话,以前这个价位基本是合资品牌的天下,像轩逸、朗逸这些“老咕噜棒子”确实挺稳,但总觉得内饰糙了点,配置也抠抠搜搜的。可最近我看到一款车,第5代吉利帝豪,内饰一曝光,我直接“上头”了——这哪是国产A级车啊,这质感,这体量,怕不是要给合资家轿来一记“打脸”重拳?
先说说第一眼的感觉吧。坐进第5代帝豪的驾驶舱,你真不会觉得这是辆十来万的车。整个中控布局简洁大气,用料那是真舍得下本——软包材质从仪表台一直延伸到门板,手能碰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的,不像某些合资车,中控台硬邦邦,抠一块塑料都得省成本。而且它的设计语言很“高级”,悬浮式双联屏(仪表+中控)一上,科技感立马“支棱起来”。屏幕尺寸不小,UI界面也清爽,操作顺滑,不像有些“车界网红”光有壳子,系统卡得像老年机。
再说空间,这回第5代帝豪可是玩了个“越级体量”。轴距直接拉到了2650mm,比现款长了一截,后排跷个二郎腿轻轻松松。我1米78的哥们坐进去,头顶还有一拳多,腿也能伸直,完全不像在坐A级车,倒有点像B级车的待遇。后备箱也够大,日常买菜、全家出游,甚至搬家拉点小家具都不在话下。这空间表现,轩逸看了都得掂量掂量,朗逸估计得“气的蹦起来”——你一个合资,空间还没国产大,还卖那么贵?
动力方面,新车大概率会继续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大家都不陌生,胜在平顺、省油、皮实,百公里油耗大概在5.5L左右,燃油经济性“顶呱呱”。虽然谈不上“驾驶玩具”那种激情,但日常通勤、高速巡航完全够用,家用车嘛,省心才是王道。而且吉利的三电技术现在也挺成熟,后期要是上混动版本,那竞争力直接“天塌了”级别。
智能化这块,第5代帝豪也是“真香”警告。L2级辅助驾驶这次应该全系标配或者高配下放了,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功能都有,跑高速再也不用一直握着方向盘,疲劳驾驶的风险小多了。还有那个APA自动泊车,对新手司机简直是“救命稻草”,窄车位一把入库,再也不用担心刮蹭。车机系统支持语音控制、远程启动、OTA升级,手机一掏,车门就开,空调提前打开,夏天上车就是凉飕飕,这体验,比某些合资车还“上桌第一个动筷”。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吉利这几年在安全上可是下了血本,第5代帝豪大概率会采用高强度钢车身,搭配6安全气囊、ESP、胎压监测这些标配。而且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不错,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很好,不会让你觉得“飘”。主动安全方面,AEB自动紧急制动、盲点监测这些也都有,开起来心里踏实,尤其是接送孩子、全家出行,安全感直接拉满。
咱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两位“老对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
先看轩逸,这车销量一直“国民神车”级别,优点是座椅舒服,号称“移动大沙发”,油耗也低,适合佛系驾驶。但缺点也很明显:内饰塑料感强,科技配置少得可怜,中控屏小得像“老年机”,连CarPlay都得高配才有。你要说它是“装逼利器”,那真是“打脸”现场。而且动力偏弱,超车得提前“打招呼”,高速上有点“油老虎”的潜质。
再说朗逸,德系底盘扎实,开起来稳重,品牌认知度高。但内饰设计“老咕噜棒子”味太重,中控像上个时代的产物,车机系统卡顿严重,年轻人看了直摇头。而且价格坚挺,优惠少,性价比不如国产。空间也不如第5代帝豪宽敞,后排坐三人有点挤。
这么一对比,第5代帝豪的优势就出来了:空间更大、内饰更豪华、配置更丰富、智能化更先进,价格还更有诚意。合资车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在这波越级打击面前,怕是要“跌冒烟了”。
最后说说这车的“出片”能力。第5代帝豪的外观虽然没完全曝光,但从内饰风格推测,大概率走的是简约科技风,前脸可能延续直瀑式格栅,配上犀利的大灯组,晚上开出去,绝对“灯厂”水准,光影效果拉满。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估计也控制得不错,既省油又显高级。停在公司楼下,同事路过都得问一句:“这新车?看着挺贵啊!”
所以你看,现在的国产车早就不是当年的“备胎”选项了。像第5代帝豪这样的选手,从体量到质感,从智能到安全,全方位“支棱起来”,合资家轿的好日子,真的要到头了吗?
这样的车子,你会考虑购买吗?如果是你,在轩逸、朗逸和第5代帝豪之间,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