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辆奥迪背后的中国车企“照妖镜”

1000万辆奥迪背后的中国车企“照妖镜”

我家楼下那条路,最近问界M9像是冒出来的蘑菇,一天能碰上仨。可真要说谁让这些国产新势力有点坐立不安,还得数奥迪。这个牌子在国内混了这么多年,悄没声儿就把销量做到了1000万台。这数字,不光比奔驰多出快200万,也甩宝马一大截。更绝的是,这老德系现在还主动抱上了华为的大腿,6款车型直接搭载乾崑智驾系统,这手法儿——真不是咱自家主机厂想学就能学来的。

那天跟修车的老赵喝茶,他一边翻着手机,一边嘟囔:“你看人家奥迪这A5L Sportback,新上市的油电同智版才25.68万起,还带华为ADS 3.0。以前都说燃油车没高阶智驾,现在啪啪打脸。”听他这么一说,我琢磨着,是啊,以前买燃油车图个啥?省心耐用呗,可现在智能化都成标配了。

纯电这块也热闹。一汽长春工厂里头Q6L e-tron已经交付好几批次,据说年底A6L e-tron也要来了,再往后2026年还有A7L e-tron首发ADS 4.0,说是能搞到L3级自动驾驶。我微信里有个东北哥们,上回刚提Q6L e-tron。他吐槽一句:“高速巡航时那个变道辅助,有时候比我媳妇还谨慎。”不过据他说,在哈尔滨冬天雪地里开,雷达偶尔会误判,把他吓出冷汗来。这事其实不少群友遇到过,都盼着下一代OTA升级别再整幺蛾子。

1000万辆奥迪背后的中国车企“照妖镜”-有驾

其实中国这17家主机厂,每家的算盘都挺精:长安、赛力斯、北汽、东风……各有各的小九九。有意思的是长安和赛力斯算得上“卷王”,一个HI模式玩出了7款智驾车型,一个问界系列五兄弟齐刷刷全鸿蒙。但群友小马私底下讲,“咱卖得多,但爆款难产,小毛病也多”。倒是赛力斯M7单月冲到近三万辆,让不少同行红眼病犯了。

再瞅瞅北汽和东风,两位央企大佬规划倒挺猛,各自四款乾崑车型上线,可量产速度嘛……邻居李叔常挂嘴边:“一年干五六辆新花样,人家奥迪是真拼命。”而广汽集团呢?董事会三年投票全通过,就是节奏慢半拍,到现在传祺S9还在画饼阶段。有一次售后师傅调侃,“广汽永远差临门一脚”。

奇瑞最尴尬。本来双七(S7/R7)呼声高,现在交付量直线跳水,还爆出两位高管离职。“堡垒从内部攻破”——这是技师小刘聊天时感慨的话。他们内部八卦,说某些决策层对合作摇摆不定,好机会白白溜走。

1000万辆奥迪背后的中国车企“照妖镜”-有驾

至于比亚迪,那叫一个试探:方程豹8/豹5同时吃两套方案(华为+自己家的),技术路线左右横跳。销售小陈偷偷乐,“他们怕孤注一掷栽跟头,其实反倒容易错失窗口期。”

江淮算孤注一掷型,把尊界S800全押给华为。据维修站反馈,新MPV和SUV马上上市,不过大家伙关心的是单靠这一招能不能救活整个品牌?毕竟百万级豪华市场水深火热,小众玩家太难熬夜守摊儿。

剩下那些掉队的,比如长城、一汽自主、蔚来、小鹏、零跑,全无搭载华为ADS的新车在售。在微信群里,有人戏称他们是在“裸奔”,技术军备赛根本插不上话。而吉利、理想、小米则选择观望态度,大概想着等别人趟完浑水再收拾残局吧。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当百年老店敢于敞开怀抱,中国企业却顾虑重重,不免让人唏嘘。

1000万辆奥迪背后的中国车企“照妖镜”-有驾

前阵子二手市场转了一圈,看见十年前进口A4还坚挺,比起国产新能源残值好多了点。当时一个修理工顺嘴聊起:“德国佬造东西死板归死板,但肯升级的时候,比谁都彻底。”事实也是如此,如今奥迪愿意把自家的铁饭碗与中国顶尖科技捆绑,无非说明一点——强者未必保守,有时候反而最懂取舍。不像某些品牌总纠结灵魂论,到最后连灵魂带肉一起丢掉……

想起来去年去西南试驾会上遇见的一幕,一个重庆老司机指着展台上的新Q6嚷嚷:“你们以为只有国产新能源会玩智能,其实德系更狠!”当场笑翻了一片,但仔细品味,他说的不假。如果哪一天街头随处都是搭载乾崑系统的新奥迪,那才是真的对手来了,而不是隔壁问界M9排队洗车那么简单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