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抢占80国市场

最近,咱们聊起国产汽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可能是比亚迪,毕竟它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声量确实是现象级的。

但一个有点让人意外的事实是,如果把目光从国内转向广阔的海外市场,会发现一个长期以来闷声干大事的“隐形冠军”——奇瑞。

有说法称它“闷声超越比亚迪,吃下80国”,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如果仔细扒一扒奇瑞这二十多年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就会发现它走出了一条非常独特且极为成功的道路。

中国车企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抢占80国市场-有驾

它不是靠一时的热点,而是靠二十一年如一日的深耕,连续二十一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的头把交椅。

这背后,没有太多花哨的宣传,更多的是一套扎扎实实的打法和长远规划。

要想看懂奇瑞的海外之路,首先得明白它的市场选择有多么“不走寻常路”。

当许多国产品牌都把目光聚焦在欧洲这个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想通过在德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面前“秀肌肉”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奇瑞却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俄罗斯、巴西、中东、南非等地区。

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绕开了最难啃的骨头,选择了相对容易的市场。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奇瑞战略眼光的体现。

这个策略,用句老话讲,有点像“农村包围城市”。

这些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本土汽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或者说几乎没有强势的本土品牌,同时,西方主流品牌在这些地方的投入和适应性也并不总是那么到位。

这就给了奇瑞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就拿俄罗斯市场来说,那里的气候条件严酷,冬季漫长且寒冷,对汽车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中国车企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抢占80国市场-有驾

在一些西方品牌因为各种原因陆续撤出后,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白。

奇瑞没有简单地把国内的车型直接卖过去,而是带着旗下的瑞虎系列,凭借其成熟可靠的燃油车和混动技术,精准地切入了市场需求。

结果就是,瑞虎系列在俄罗斯大受欢迎,销量一路飙升,成了名副其实的“街车”。

更有意思的是,奇瑞在俄罗斯的定价并不低,有些车型甚至比同级别的大众还要贵,但当地消费者依然愿意买单。

这说明,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奇瑞提供的产品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价格标签,人们认可的是它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再把视线转向南美的巴西,那里的情况又不一样。

巴西的路况是出了名的复杂,坑洼不平的路面是家常便饭。

很多车企只是把车运过去卖,但奇瑞的做法要深入得多。

它不惜重金在巴西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基地,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更关键的一步是,奇瑞的工程师团队真的在巴西的土地上,针对当地糟糕的路况,对车辆的悬挂系统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和重新调校。

这种细致入微的本土化改造,让奇瑞汽车在巴西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皮实、耐用的良好口碑。

中国车企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抢占80国市场-有驾

正是这种“你缺什么,我就为你改什么”的实在劲儿,让奇瑞在巴西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去年甚至超过了雪佛兰这样的老牌美国巨头,达到了2.32%。

这种进一个市场,就吃透一个市场的“笨办法”,恰恰是它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当然,光有市场策略还不够,能让海外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的,最终还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

奇瑞一直以来都有个“技术宅”的标签,虽然在国内的营销上显得有些低调,但在研发上的投入却是实打实的。

当国内同行还在为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3%或44%而大书特书时,奇瑞已经悄悄地把自己的鲲鹏超能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做到了行业顶尖的46.5%。

这个数字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它意味着燃烧同样的汽油,奇瑞的发动机能把更多的能量转化为驱动车辆前进的动力,直接效果就是更省油、动力响应也更好。

再加上效率高达93%的混动专用变速箱,确保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极小。

这些硬核的技术参数,就是奇瑞敢于在海外市场和国际品牌掰手腕的底气。

更深远的布局,则体现在它试图从一个“游戏参与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奇瑞联合中汽中心这样的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一个名为《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的东西。

中国车企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抢占80国市场-有驾

这就不再是简单地卖车了,而是要输出中国的技术标准,在全球的混动汽车领域争取话语权。

这步棋的意义,远比多卖几万辆车要重大得多。

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信,已经从产品自信,上升到了技术自信和标准自信。

最近,奇瑞与西班牙车企的合作,更是将其全球化战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不是简单地去建一个新工厂,而是接手了日产退出后留下的巴塞罗那工厂进行合资生产。

这个项目计划年产15万辆汽车,并且能带动当地超过300家供应商共同发展,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这种做法,就不是一个外来者去抢市场,而是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深度融入当地的工业体系和经济生活。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显然比单纯的商品贸易要稳固得多,也更容易获得当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奇瑞的成功,会发现它并非偶然。

当国内市场陷入激烈的价格战,一些新能源车企甚至在亏本卖车抢占份额时,奇瑞却依靠着海外市场健康的利润,实现了高达35%的净资产收益率,并成功登上了《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

这背后,是一种清醒的长期主义。

它没有去追逐一时的风口,也没有高举高打地进行宣传,而是像一个耐心的棋手,二十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在全球版图上落下自己的棋子。

从最早把风云轿车卖到叙利亚的1.0时代,到在海外建厂、深度本土化的2.0时代,再到如今开始输出技术和标准的3.0时代,奇瑞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真正的全球化,不是赚快钱,而是带着诚意、技术和标准,去赢得市场和尊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