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汽车圈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以前卖三四十万的方盒子越野车,现在国产厂商愣是把价格打到了二十万出头。
这不,前几天刚在迪拜完成首秀的iCAR V27又给这个市场添了把火。
这车号称车长超5米,配上增程动力,价格定在20-25万。
乍一看挺唬人,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价格买这么大个头的SUV,到底是捡了个大便宜还是中了厂家的套路?
先说说这个中东首秀的门道。
8月1日在迪拜搞全球首发,这操作确实挺有意思。
要知道迪拜那地方,土豪遍地走,夏天室外温度随随便便就能冲到50度。
敢在这个地方首发,至少说明两件事:第一,空调肯定够劲儿;第二,电池散热系统应该差不到哪去。
车身上那个醒目的"REEV"标识,明摆着告诉大伙这是台增程式电动车。有意思的是,这车的四驱版竟然能爆发出449匹马力,比不少纯电SUV都猛。
说到尺寸,官方数据是车长超5米,宽度和高度都将近2米。这么说可能没啥概念,换个说法:普通商场的标准车位长5米3,这车停进去基本就顶头顶尾了。要是赶上机械车位,估计得加钱才能停。不过大也有大的好处,后排空间宽敞得能跷二郎腿,后备箱装两辆自行车都不成问题。侧面看过去,方方正正的造型配上黑色轮眉和固定踏板,还真有点路虎卫士那个范儿。
车尾设计也挺有意思,侧开门加外挂备胎的设计特别方便取放东西。但这种方方正正的造型跑高速可就费劲了,风阻大得像背着块门板跑,电耗肯定不会低。这时候增程系统就派上用场了,没电了还能烧油接着跑。官方说CLTC工况下纯电能跑200公里,不过懂行的都知道,这个测试标准跑出来的数据都得打个八折,实际能跑150公里就算不错。
性能方面,1.5T增程器搭配电动机,四驱版449匹马力。这个数据放在同价位里算是不上不下:比豹5的500多马力差点意思,但又比深蓝G318的316马力强不少。日常代步肯定够用,周末去郊外轻度越野也问题不大。但要真去沙漠里撒欢,或者爬特别陡的坡,估计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说到竞争对手,20-25万这个价位可真是高手云集。方程豹豹5起售价将近24万,背靠比亚迪这棵大树,混动技术成熟,越野能力更强;深蓝G318只要18万多起步,价格是便宜,但动力稍弱,品牌知名度也不如iCAR;还有北京越野的BJ40增程版,17万多就能拿下,可靠性没得说,就是设计太老旧,看着像上个世纪的产品。
iCAR V27的优势在于尺寸够大,造型够个性,增程动力既能充电又能加油,跑长途不用担心趴窝。但问题也不少:品牌影响力不如比亚迪,越野性能估计拼不过豹5,内饰质感能不能跟得上也是个问号。更关键的是,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光靠堆参数已经忽悠不了人了,还得看实际体验和口碑。
最近网上关于这车的讨论特别热闹。有网友说:"花20多万买个国产方盒子,还不如加点钱上特斯拉。"马上有人反驳:"你开特斯拉去越野试试?分分钟把你撂半路上。"还有资深车友分析:"这车定位其实挺聪明,瞄准的就是那些想要硬派造型,又舍不得油钱的城市白领。"
说到底,现在国产车是越来越好了,但在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个坎儿:同样的钱,到底是买合资品牌的入门车型,还是支持国产的高配版本?就拿iCAR V27来说,参数配置是挺漂亮,但真要让消费者掏腰包,恐怕还得过五关斩六将。
眼下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打得不可开交,国产和合资品牌也在激烈厮杀。iCAR V27能不能在这个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还得看厂家的诚意。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可不好糊弄,光靠营销噱头已经不管用了,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话说回来,如果你有25万预算,会选这个国产大块头,还是加点钱上合资品牌?或者干脆买个纯电动车?这个问题抛给十个人,估计能得出十种不同的答案。这也难怪,现在的汽车市场就像个琳琅满目的大超市,选择太多反倒让人挑花了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