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会谈陷入僵局,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通牒,将放弃与中国谈判

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最后通牒”,若谈判破裂或引发中欧贸易战,中欧双方已投入超200亿欧元补贴争夺全球电动车市场主导权。

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最近在北京放话:“中欧经贸谈判没进展,高层对话可能取消。

中欧会谈陷入僵局,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通牒,将放弃与中国谈判-有驾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精准打击”

2024年10月至今,欧盟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发起反倾销调查,计划征收最高35%的额外关税。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欧电动车出口量同比下降18%,市场份额仍维持在22%。

欧盟委员会声称“中国电动车售价低于成本价”,中方反驳称欧盟市场同类产品平均售价高出中国品牌30%以上。

谈判僵局的核心是“价格承诺”

欧盟要求中国企业承诺出口到欧洲的电动车售价不得低于当地市场平均价的120%,并限制在欧供应链投资。

中方提出以“技术共享”替代价格管制,例如开放电池回收技术,但被欧盟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拒绝。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德国汽车协会曾私下警告:若强行加税,欧洲车企将损失超过70亿欧元的电动车市场份额。

地缘政治加剧谈判复杂性

欧盟多次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施压俄罗斯”,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对俄出口同比下降4.2%,反而是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激增45%。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近期称“支持欧盟保护本土产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5月初访美时,双方签署了“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合作备忘录”,矛头直指中国稀土出口。

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中欧会谈陷入僵局,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通牒,将放弃与中国谈判-有驾

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挺加税,称“法国白兰地产业正被中国低价酒冲击”;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公开反对,指出大众、宝马等企业在中国市场年利润超200亿欧元。

东欧国家更务实,匈牙利已批准比亚迪建厂,罗马尼亚则对中国风电投资开放绿灯。 欧盟27国在“是否放弃CAI协定”的投票中,16国选择弃权。

数据揭示贸易逆差真相

欧盟统计局2025年4月报告显示,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2367亿欧元,其中电动车领域逆差占比达34%。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欧盟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为12.3%,远超中国企业在欧的4.8%。

德国巴斯夫集团上海工厂2024年净利润增长28%,而其在德国本土工厂利润率仅为2.1%。

中欧会谈陷入僵局,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通牒,将放弃与中国谈判-有驾
#图文打卡计划#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

特朗普近期威胁“若欧盟不对华加税,将对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 欧盟委员会内部文件显示,其“去风险”战略72%的资金来自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

矛盾的是,欧盟2024年从中国进口的锂电池数量同比激增81%,因为德国储能系统制造商已无法摆脱中国供应链。

中方的反制筹码正在增加

中国商务部4月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直接冲击法国干邑产区——该产区75%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扣押的欧盟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达23批次,涉及金额1.2亿欧元。 欧盟商会最新调查中,43%的德国企业表示“正考虑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土耳其”。

中欧会谈陷入僵局,欧盟向中国电动车下通牒,将放弃与中国谈判-有驾

技术性摩擦已成常态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已对12家中国车企展开审查,包括比亚迪、蔚来等。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欧盟同类产品补贴金额是中国的3倍,德国大众每售出一辆电动车获得6800欧元政府补贴。

世界贸易组织(WTO)专家小组5月初裁定,欧盟的“外国补贴审查”存在程序违规。

绿色技术竞争白热化

欧盟计划2025年拨款800亿欧元发展本土电池产业,中国宁德时代已与特斯拉德国工厂签订5年期供货协议。

双方在氢能领域的博弈同样激烈:中国向匈牙利出口的电解槽数量占欧盟新增产能的47%,欧盟要求成员国优先采购本土企业产品。

德国经济部文件显示,其“氢能战略”中7个示范项目因中国技术成本更低被迫延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