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硬刚特斯拉:蔚来“加量不加价”背后的生死赌局

当特斯拉高举降价屠刀、小鹏跟进价格战时,蔚来李斌却逆势喊出“加量不加价”的口号。这场关乎定价逻辑的暗战,正在揭示新能源车企最残酷的生存法则——不是所有玩家都玩得起降价游戏。

李斌硬刚特斯拉:蔚来“加量不加价”背后的生死赌局-有驾

定价逻辑的南北战争

特斯拉的定价像一台精密计算机。上海工厂每提升5%产能利用率,Model Y就能降价8000元;国产化率每提高10%,成本直降1.2万元。这种“成本定价法”让特斯拉毛利率始终维持在18%以上,像极了当年的福特T型车策略。

蔚来却走着完全不同的路。新款ET5标配激光雷达和4颗Orin-X芯片,单硬件成本就增加2.3万元,但29.8万的起售价纹丝不动。这种“价值定价法”背后,是李斌在用户运营和换电生态上的豪赌——用服务溢价对冲价格敏感度。

小鹏则卡在中间艰难摇摆。G6上市三月就官降2万,却又悄悄减配毫米波雷达。何小鹏在财报会上坦言:“我们正在学习特斯拉的成本控制,但短期内仍需保持15%的研发投入。”这种撕裂感,恰是二线品牌困境的缩影。

李斌硬刚特斯拉:蔚来“加量不加价”背后的生死赌局-有驾

成本账本里的生死线

翻开财报会发现更残酷的现实。特斯拉单车利润仍有4.5万元,蔚来每卖一辆车却亏10万。但李斌的坚持并非没有算计——蔚来用户复购率达52%,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5%。这意味着,每辆新车能撬动1.5次老用户增购。

换电站才是真正的胜负手。当特斯拉超充站日均服务12辆车时,蔚来换电站已达28次/日。按照李斌的测算,当单站日换电量突破60次,换电成本将低于充电模式。这种“规模换效益”的博弈,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高端市场的窒息游戏

在30万+市场,定价权争夺更像场心理战。保时捷中国总裁柯时迈说过:“豪华品牌降价5%会损失15%的品牌溢价。”蔚来ES6车主调研显示,68%用户将“不随意降价”列为购车前三考量因素。

但市场正在用脚投票。4月新能源车市出现诡异分化:20万以下市场降价车型销量增长21%,而坚持原价的车型下滑7%。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李斌要加速乐道品牌布局——用子品牌下沉抢量,主品牌死守价值锚点。

李斌硬刚特斯拉:蔚来“加量不加价”背后的生死赌局-有驾

当行业站在价格战与价值战的十字路口,李斌的坚持像一场悲壮冲锋。就像他在ET7交付仪式上说的:“汽车行业的马拉松才跑到第五公里。”或许真正的生存法则,是既要有特斯拉的冷酷算力,也要有蔚来的热血孤勇。毕竟最终留在赛场上的,永远是那些把用户价值刻进DNA的企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